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孙建平:“动态清零”就是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

来源:上观新闻   时间:2022-04-21  浏览:

“动态清零”是当前我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总方针。从城市风险管理的角度来说,“动态清零”有何科学依据?在具体执行中又该注意哪些方面?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院长孙建平。

不能机械片面解读“动态清零”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如何理解“动态清零”?

孙建平:“动态清零”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概念,不能机械片面地解读。所谓“动态”,是过程的、变化的,不是盲目的、固化的;所谓“清零”,是有针对性的,不是绝对的、一刀切的。

“动态清零”就是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为此,要将疫情防控与城市运行机制有效衔接,避免风险叠加。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要将城市公共卫生管理和城市安全运行有效结合,实现数据多跑路、后台大集成、群众少折腾。在高度重视疫情防控的同时,要密切关注消防安全、安全生产、气象灾害等,做好城市安全运行维护工作。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如何做到“动态”?

孙建平:首先,科学抗疫必须要基于病毒的变异。病毒变异是客观的,要随着病毒变化发展态势,及时调整抗疫策略,不断强化优化策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如果用原来的老办法来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强传染性,那就是“静态”的做法,必然会付出惨痛代价。

其次,合理控疫必须要尊重社会面的差异性。数以万计的小区、几千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不同人群,他们的需求是有差异的,如果搞一刀切,必然会带来新的衍生风险。

再次,精准防疫必须要做好分级分类。精准排查、精确锁定、科学研判、合理分级,实施分级分类的防疫办法才能最大化地降低疫情所带来的动荡,才能最大化地维持社会面的稳定。比如,封控区搞足不出户、管控区搞不出小区、防范区搞有限出入,就是分级分类施策,这也是“动态”的体现。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如何实现“清零”?

孙建平:一要精准清零。在发病率、重症率控制在可接受水平和稳步降低的情形下,对特定小区、社区、楼栋单元,对特定人群、特定行业、特定时段病例进行清零。

二要注重高风险人群疫苗漏种清零。重点保护好易感人群,对于儿童、老人、医务人员、密集服务人员等高风险人群做到疫苗接种“零漏种”。

三要注重中高风险社区人员漏测清零。确定为中、高风险社区(精准到楼栋或单元)涉及的人员,社区报告、核酸检测要“零漏报”“零失测”。

四要注重病例密接人员失防清零。对阳性密接或次密接的人员及时做好流调,实施暂时隔离、短期隔离和核酸检测等,处置传染源、阻断传播链,在动态中将疫情逐渐消除,做到防控“零漏洞”。

五要保持境外输入溢出风险清零。研判境外高风险国家地区、高风险人员(国际大数据),对其分级隔离管控,做到“零失控”。

“动态清零”是手段不是目的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当前上海疫情防控已经到了攻坚阶段,“动态清零”面临哪些新问题和新挑战?

孙建平:“动态清零”是手段不是目的。对于城市运行来说,根本上就是要在“动态清零”的前置条件下,保障城市运行秩序和安全,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越到攻坚阶段,挑战必然更加复杂。当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在一定时间内并存的时候,如何快速集中资源、腾挪资源,保证各管理条线正常运行,不仅考验着城市管理者,也考验着每个组织、每个个体。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协调好各项工作和防疫工作之间的平衡。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具体应该怎么做?

孙建平:城市管理者对疫情防控给管理工作带来的多方面改变要有全面的分析,对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充分推演,以便制定出最优路径。面对动态变化,需要各级管理部门、各类组织底数清,路径明。在集中资源、腾挪资源时,心中有数量、有方向,充分研判,做足准备。要统筹好机关干部、企事业骨干和一些志愿者群体本职工作和社区服务工作的安排。特别要注意的是,越是在动态变化中,越要认识到基础工作的价值。

对于各单位、各组织来说,要理解“动态清零”的关键在于适应变化,不断随变化调整工作方式、组织方式、协同方式。要认识到这是动态的、复杂的、影响深远的挑战。要不断创新,通过多种手段实现专业系统的正常运行。要重新梳理工作流程,探索新的工作协作方式,统筹社区服务工作和专业工作,确立更加灵活的协作方式,以应对防疫政策的动态调整。

对于每个人而言,要认识到传染病是人类不得不面对的共同威胁。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始终面临着这样的挑战,传染病不止一次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值得庆幸的是,今天我们手中应对传染病的武器、资源超过了人类历史上任何时候。在此情况下,确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变生活方式,带着勇气和信心应对生活的变化,不仅是对我们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链接:https://web.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475293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