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樊秀娣:莫让“结果导向”削弱学科交叉内涵发展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时间:2021-02-23  浏览:

就在今年春节前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下发通知,将我国学科门类从原有的13个增至14个,新增门类为“交叉学科”。自此,交叉学科在我国学科目录中有了明确归属。

而在这之前,学科交叉在国内教育科研机构已相继开展。据教育部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6月,完成交叉学科备案的高校共有160所,交叉学科共计549个。然而,伴随着学科交叉的蓬勃兴起,其中以“结果导向”为目标的学科交叉及其产生的一系列效应,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学科健康发展,这一问题急需引起国家和高校的高度重视。

所谓“结果导向”的学科交叉,泛指学者为了在学术评价中获得更多的优势和利益(即结果)而采取的“为了学科交叉而交叉”的做法。这种做法所追求的仅是形式上而非实质性的成果。之所以要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当下交叉学科发展走到了重要关头。

“结果导向”的学科交叉不利于学科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冒牌”成果往往更能够获得竞争性教育科研资源,这就导致本应该用于学科内涵建设的大量资源被占据。因为在现行的教育科研评价和管理体系中,论文、课题等依旧是学者个体职业发展和学术机构学科评比、排名的重要指标,客观上交叉学科形式的论文和课题往往更具竞争优势,自然“结果导向”的学科交叉就会吸引各路人马和资源不断加入。

比如,早先“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兴起,很多学术论文是“某论+”;之后又是“互联网+”,现在又时兴“人工智能+”,但其中许多论文并无实质性学科交叉。套上交叉学科的“帽子”,只是为了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现在纳米科学技术也属于热门领域,许多学者便“巧妙”地把论文、申报课题整成“纳米+”,其中有些论文、申报课题并没有多少实际价值,但却因为有了“纳米”而机会多多。再有,教育学与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交叉,最后竟变成了在教育学论文中加入数理统计、数学模型等固化模式。

还有一点必须提一下,类似体育、艺术类以技能见长的学科,一旦开展学科交叉且以发表论文、申报课题数量为衡量标准,就会出现一线体育、艺术类高水平教师因论文、课题缺乏而发展受阻;相反,其他学科的学者则可以凭着交叉学科的发文优势而资源“通吃”,最终造成体育、艺术类学科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同时也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局面。总之,各种“结果导向”的学科交叉影响学科内涵建设的情况并不少见。

要避免出现“结果导向”的学科交叉现象,改革不科学的评价导向是关键。当前,学科交叉中出现的“热门”挤掉“冷门”、“短线”挤掉“长线”、“硬科学”挤掉“软科学”、“定量”挤掉“定性”等情况,本质上都是“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

是什么造成“结果导向”的学科交叉大有市场?是什么让那些包装出来的“绣花枕头”可以更有机会发表论文和获得课题?又是什么让不同种类的交叉学科都要以论文和课题作为统一的评价标准?基层教育科研工作者痛惜这种“结果导向”的学科交叉影响学科内涵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其实相关领导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的,但“上面就是这么要求的”“规则就是这么定的”是他们的说辞,也是心里话。

的确,交叉学科的快速发展与科学评价、规范管理的脱节是客观现实。好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已经在研究制定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的相关办法,进一步明确什么是交叉学科、交叉学科如何建设发展、依托交叉学科如何开展人才培养等基本问题,并在交叉学科设置条件、设置程序、学位授权与授予、质量保证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

交叉学科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问题导向”为目标和评价标准。其实,学科本身就是从解决社会需求的各种问题中不断发展和凝练而来的。今天我们称之为交叉学科的学科,很可能在若干年以后就会发展成为一门学界公认的学科。因此,解决问题才是学科发展的内在依据和动力,评价交叉学科成果的标准毫无例外也是问题解决的水平和实际贡献。

鉴于目前国内交叉学科评价和管理的体制机制还不够成熟和完备,为避免各种钻政策、制度漏洞的投机学科交叉行为毁坏良好发展局面,眼下不必急着对交叉学科进行过多的评比,应给予交叉学科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交叉学科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果“瓜熟蒂落”并得到实践的检验。同时,也只有以“问题解决”来评价交叉学科成果,才能让那些为了名利而“结果导向”的交叉学科知难而退。

(作者系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本文系同济大学“教育科技评估政策研究”〈项目编号22120200324〉阶段成果)

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2/453432.shtm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