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陈强:以新的“江河湖海”赋能长三角高质量创新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21-01-05  浏览:

【核心观点】

◆开放、包容、进取是江南文化的精神内核,从其形成逻辑看,源头指向江南独特的地理形态特征——江河湖海。

◆将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集合科技力量,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必须加快建设更加便捷、快速、高效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夯实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创新的物质基础,实现更高能级的物理连通。

◆从科技创新的角度看,跨地区、跨产业、跨部门协同的有效性和效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探索全球创新资源流动的新规律,不断改善政府服务,提高政策及制度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作为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改革开放新高地,长三角如何增强区域创新体系效能,担负起高质量创新的历史使命?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江河湖海的天然“连通性”是引致江南繁荣的重要线索

开放、包容、进取是江南文化的精神内核,从其形成逻辑看,源头指向江南独特的地理形态特征——江河湖海。

开放是江南文化的最大特点。开放源于良好的连通性,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发达的水系,江(长江)河(大运河)湖(太湖)海(东海)密织而成的水运网络,实现了各类生产要素的快速集聚和流通,推动物质、能量、信息、观念乃至文化的融合和转化,持续形成高质量的物质和思想产出,使得江南不仅成为丰饶之乡和商贾重地,也成为人文渊薮和精神家园。

包容是江南文化的另一个特点。包容与多样性有关,南宋伊始,北马南舟交汇于江南,各色人等、方言、习俗纷然杂陈,士农工商和睦共处,儒释道比邻相安,江南文化的包容特征蔚然而成。鸦片战争后,西风东渐,海派文化为江南文化不断增添新的亮色。《共产党宣言》在沪出版发行,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江南文化中又融入红色文化的精神特质。江南文化在持续冲击和剧烈震荡中得以升华,不同的思想、学说、信仰、观念、风俗和习惯在彼此的尊重中,濡化共存。即使发生意见分歧和利益冲突,往往也可以通过灵活且更具效率的方式得以消解。

因连通而开放、因开放而多元、因多元而包容、因包容而丰饶、因丰饶而勤思、因勤思而进取。江南文化的开放、包容、进取特征,呈现出清晰的价值递进逻辑。其中,江河湖海所形成的天然“连通性”,既是江南文化形成的逻辑起点,也是引致江南繁荣的重要线索。

在某种意义上,以新的 “江河湖海”建构起新的连通性,进一步提升连通能级,充分释放连通所赋予的能量,应该成为长三角高质量创新的起跳点。

事实上,长三角在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引领下,规划政策体系“四梁八柱”初步构建,多层次工作机制发挥实效。人们深切感受到,在疫情防控和恢复经济过程中,一体化机制和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发挥了作用。

建构起支撑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创新的新的“江河湖海”

近年来,国际形势接连发生深刻变化,单边主义、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持续蔓延,全球要素流通、科技交流和产业合作遭遇诸多障碍和挑战。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做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

在国家未来发展的总体布局中,长三角区域在推进高质量创新方面被寄予厚望,“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上海和长三角区域不仅要提供优质产品,更要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变,更加凸显了长三角加快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紧迫性。一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保障,不断创造新的发展动力,代表国家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参与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当好“创新发展先行者”。二要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后,不断突破创新驱动发展所涉及的体制机制“痛点”和“堵点”,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做好开路先锋。三要在区域协同创新方面闯出一条新路,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只有将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集合科技力量,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才能尽早取得突破。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亟待“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形成体系化能力。同时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改革以及营商环境优化,推动物理、制度、生态三个层面的连通,可以建构起支撑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创新的新的“江河湖海”。

加快“新基建”,推动物理层面上的连通

首先,应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长三角区域物理层面上的连通。随着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持续深入,生产要素的内涵愈加丰富,与基础设施的连接方式也不断拓展和深化,从而引发要素流通方式、科技创新范式、生产组织形式以及社会治理模式的全面变革。如今,数据已成为重要资产和新的生产要素,基础设施已不仅仅是“铁公机”和“水电气”,还包括由存储系统、计算能力和传输通道构成的增强型信息网络体系。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提出基于科技的基础设施建设,即“新基建”。长三角高质量创新,需要人才、机构、技术、数据、资本、管理等高等级生产要素的“风云际会”,必须加快建设更加便捷、快速、高效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夯实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创新的物质基础,实现更高能级的物理连通。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基建”要有新思维,一是“软硬结合”。既要致力于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信息网络设施建设,也要切实解决长三角城市之间、城市中心与重点产业区域之间的快速通勤问题;二是规划建设和运营服务并重。“新基建”的规划布局,必须站在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高度实施统筹。运营服务方面,应着力优化区域内供给侧和需求侧互动的界面,进一步改善互动效果,让高等级生产要素在快速流动中持续增值;三要有“冗余设计”,充分考虑技术加速迭代发展,颠覆式创新频频冲击的现实背景。通过新型基础设施的超前布局和建设,构筑支撑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高能级社会传输体系。

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制度层面上的连通

其次,应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长三角区域制度层面上的连通。长三角高质量创新旨在形成能够直面全球竞争的体系化能力,一要着力保障内循环的安全、质量和效率,二要推动新形势下的更高水平开放,运筹全球科技创新资源。

为实现以上目的,第一,必须抓好顶层设计,推动长三角区域各地各级政府、市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及社会创新力量,形成长三角高质量创新的战略共识。具体而言,可以在三省一市科技创新领域重大规划编制、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部署、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功能性平台布局等方面,引入省际会商和协调机制。第二,应“望闻问切”,对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主体互动、资源流动和开发利用中的“梗阻”和“淤塞”问题进行诊断,着力破除相关的政策壁垒和制度障碍。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已经成为国内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科技资源最丰富、创新潜力最大的区域之一。但是,如果从科技创新的角度看,跨地区、跨产业、跨部门协同的有效性和效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交流多于合作,务虚多于务实。创新资源重复投入和高科技产业同质化竞争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必须着手建立和完善长三角区域的创新活动协同、创新资源共享、创新投入分担以及创新产出共享机制。第三,合力攻坚。长三角区域的三省一市应依托和强化现有合作平台及相关机制,并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路径。一方面,瞄准世界科学前沿,在关乎人类共同命运和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强化方向决策和议题设置能力,共启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联手开展重大仪器设备研发和大科学平台构建,探索更具深度的研究合作模式,逐步改变基础研究“两头在外”的局面。另一方面,聚焦“急难险重”领域的国家战略需求,统筹建制性创新力量和社会创新智慧,创新科研项目管理模式,启动一批长三角协力攻关项目,着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突破。

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生态层面上的连通

第三,应加快营商环境优化,推动长三角区域生态层面上的连通。对于长三角区域而言,高质量创新需要营造超越行政边界的区域创新生态,营商环境优化是其中重要的突破口,涉及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目标统筹、标准制订、机制设计、要素配置、布局优化及流程再造,必须要有总体性设计、开拓性思路和突破性做法。

美国经济学家Richard Florida认为,区域性经济增长建立技术(Technology)、人才(Talent)、包容性(Tolerance)的“3Ts”基础之上。其中,人口混杂指数是用来测量包容性的重要指标。2019年,在沪工作的外国人有21.5万人,虽然不到上海常住人口的1%,却接近全国的1/4。作为世界典型创新区域,硅谷的外国人占比高达38%,由此可见,上海乃至长三角区域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和运筹全球创新资源方面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长三角营商环境优化需要加强区域联动和协同治理,着力推进长三角涉企事宜的“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从社会信用体系构建入手,加快相关政务流程的一体化改造,实现区域内公共数据和准公共数据的共享互通,推动线上线下业务的深度融合和统筹优化,减少企业跨行政区域事务的办理时间和成本,共同打造国际一流的长三角营商环境最佳实践示范区。尤其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探索全球创新资源流动的新规律,分析境外主体对于营商环境需求的新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政府服务,提高政策及制度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江河湖海织成的水运网络,成就了江南千年来的繁荣。江南形胜,今更胜昔。在新的全球竞争和合作格局中,以新的“江河湖海”建构起高效能社会传输体系,以新的连通性赋能高质量创新,必将迎来长三角的再度辉煌。

(作者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链接:http://dzb.whb.cn/2021-01-05/12/detail-710351.html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