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石建勋:三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

来源:大公报   时间:2020-11-26  浏览: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并强调要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这是胸怀两个大局,加快构建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重大战略部署。“十四五”期间,如何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快提升中国产业链供应链水平,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贯通国内国际产业链接,不断提升中国产业链的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持续上升,同世界经济的联繫更加紧密。未来,经济全球化和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国际链接、国际经济合作仍将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在这个大背景和大趋势下,我们所要构建的新发展格局是以畅通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高水平开放发展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是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内需潜力,吸引外资、跨国企业参与到国内经济循环活动中来,不断提升中国产业链的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

  只有在开放发展的大格局下,才能提升中国产业链的国际化、现代化水平;只有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国14亿人口的巨大内需潜力,不断完善国内市场体系,实现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补链、扩链、强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开放合作中更容易形成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增强产业链韧性。开放带来的竞争与合作,对於更好地实现“内循环为主体”,保持内循环机体的活力和竞争力至关重要,这样才能使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更加稳固,才能使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能够有机嵌入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市场链之中,让其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增强不可替代性。

  为此,我们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坚持进口与出口并重、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增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黏合度,加快实现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国际化等制度型开放转变,提升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与相关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打造开放稳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

  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促进产业链和全球科技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加快提升中国产业链的创新水平。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成为各国推动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5G技术快速推广普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信息产业技术快速发展,这些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将持续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深化国际科技合作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效融合叠加的产物,提升产业链水平,首先要提升产业链的创新能力,系统打造支撑产业发展的创新链。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但自主创新是在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科技创新。更高水平的开放发展将有力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等一系列链条的深度融合,科研、投资、设计、生产等多环节在开放发展中更容易带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孕育和成熟。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水平,要始终坚持以全球视野推动科技创新,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越是面临封锁打压,越不能搞自我封闭、自我隔绝,而是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积极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在全球範围内充分流动和优化配置,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科技合作新格局,这将有利於加速提升中国产业链水平。要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紧紧围绕各类产业基础高级化、科技创新国际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紧紧围绕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从源头创新来全面布局国际产业安全合作,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从而实现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

  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吸引全球产业链生产要素流入。生产要素的流向,决定了产业链的转移和布局。在产业链的建立、成熟和转移过程中,都伴随着资本、人才、技术、劳动力、大数据等生产性要素的流动。要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提升产业链水平,首先要有能够吸引全球产业链生产要素源源不断流入的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实施一系列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劳动力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吸引国际生产要素流入,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劳动力、土地和资源等要素供给的价格优势不明显,需要我们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有效发挥综合成本优势和庞大市场优势,更大程度地开放市场,更高水平地优化营商环境,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公平、安全、开放和便利的营商环境,吸引全世界的资金、人才、物流、品牌、信息、数据等国际先进生产性要素不断流入,不断优化生产要素的跨国配置或跨区域流动,从而提升产业链的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

  提升产业链水平,要充分发挥自贸区(港)、产业园区的产业集聚优势,打造一大批吸引全球产业链生产要素流入的开放新高地。在自贸区(港)按照国际惯例和规则,加快实现贸易自由、投资自由、资金流动自由、运输自由、人员停居留和就业自由、数据流动自由,吸引国际高端产业链生产要素入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製造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生产要素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平台、国际贸易航运枢纽等,努力拓展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要根据产业链供应链的技术分布规律和地理区位分布特点,合理引导产业园区专业化和集中化,对产业聚集区进行有效整合,发挥产出规模效应和产业配套叠加效应,打造一批高层次开放高水平服务的现代化国际化产业园区,使其成为吸引全球高精尖要素的产业集群平台。同时,要注意发挥中国工业体系完整的优势,加快发展关联产业集群,有效提升产业聚集区的竞争能力,最大化发挥产业链网络化、集团化和现代化的区域分布优势。

链接:http://www.takungpao.com/finance/236134/2020/1126/525199.html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