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孙宜学: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应做到“三个坚持”

来源:凤凰网   时间:2020-08-28  浏览:

事实证明,只有实现了世界化的民族文化,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世界文化和谐发展,并在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实现自身健康发展。民族文化的世界化,不但可培育本民族的天下情怀,还可通过主动走出去,使对象国受众通过对本民族文化的审美欣赏,提升受众了解本民族文化的积极性并实现深度融入、不自觉融入,进而激发其对自身民族文化独特之美的认知和自豪,以更好地借助不同民族的智慧发展自身民族文化。同时民族文化在传播自己的同时,也会不断汲取对象国的文化,丰富和发展自己。

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吸收了本民族和世界各民族文化滋养后结出的硕果,蕴含着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精华;任何民族的文化也都具有天然的世界性,都自然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优秀的文化作品都是人类自由安放灵魂的栖息地,是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乃至全人类心灵的吟唱,表现人类最真挚、永恒的情感,满足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人类提供语言的韵律之美,揭示普遍人性中真、善、美、诚、信、义等高贵品质,积极影响人类正确对待自我、生命、自然、世界、历史和未来。

然而,不同民族的文化表现这种世界性的方式和方法各有不同。为了实现世界文化和谐交流,各民族文化就要立足本民族文化积极寻找世界不同民族精神的共鸣,最终实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共生共进,从而使世界优秀多元文化同放异彩,人类精神形成和鸣。

任何民族文化要实现世界化,都需要首先借助翻译等手段消除不同语言文化表达形式造成的障碍,探求文化的内在民族精神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内在民族精神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即实现民族精神相通。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做到:第一,坚持以文化共通性为文化交流和接受的基础。任何一种民族文化要走出去,都面临着异域社会文化语境,传播对象国的异域想象多于实际了解。要推动本民族文化在世界上传播的质量和效果,就要坚持以文化共通性为前提,首先需要有步骤、规模化、精细化地根据不同国家的民族文化特点,差别化选择既能有效地体现本民族文化传统和创新精神,又能与所在国文化精神、民族精神相通相融的文本,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和传播途径,同中存异,异中求同,切实找到适合本民族文化国际化的有效途径,让本民族文化之美、文化之美、心灵之美成为所在国民族文化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

东西方文化交流客观上存在着不平等关系。西方文化在东方的译介传播,不但容易引发关注并产生社会影响,还更容易影响到东方作家的文化创作;而东方作家作品却很难既在西方引发社会关注和社会影响,又影响西方作家的文化创作。因此,推动东西方文化真正实现平等交流,尤其对促进西方重新认识东方文化文化,影响重大且意义深远。

第二,要采取并坚持以文化交流为导向的文化传播策略。 任何民族文化文化要实现真正的世界化,就必须兼顾本民族文化文化对其他民族的贡献。任何民族文化文化要走向世界,都首先要主动为世界提供自身民族文化的优秀元素,满足世界了解和认知的需要,为其他民族文化提供有效补充、帮助。文化多元是世界文化生存发展的常态,但只有实现不同文化的和谐共生,多元文化才能真正获得自身发展和共同发展的生存环境,世界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才能真正互信相通。

第三,世界文化交流要坚持文化平等原则,同时避免文化自负和文化自卑。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共生是对立的统一,无时不处于碰撞与冲突之中,也无时不处于新的和谐共生关系之中。这个过程,文化强弱态势明显,且始终处于动态的抗衡与强弱变化过程之中。如中国近现代以来在“救亡启蒙图存”的压力下,就不断汲取世界先进文化的力量,不断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积弱走向富强。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励精图治,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和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运动,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民族自觉—自新—自强—自信—自尊的跨越。

世界文化交流史证明,任何民族文化世界化的过程都一定是危机重重的过程,充满着不可预知的矛盾、冲突,误解与质疑更是常态。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是有差异的,表达感情的方式和角度也不同。要减少传播障碍,保证传播效果,就必须秉承真诚的态度,重视总结分析不同文化交流历史上的偏误和认识上的不平衡、不均衡、甚至失衡的现象及原因,以科学精神理解和面对国别差异、文化差异,科学选择适合传播的内容和角度,准确设定传播路径,加强质量评估,尽量避免或减少重复性的阐释和简单的歧义性理解,同时不但要直面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而且要善于利用文化差异找到本民族文化可以被接受和欣赏的土壤,然后实现与所在地文化语境的由浅入深的融合,使本民族文化成为世界文化大家庭中自然的存在,促使实现不同民族文化和谐共生的“文化大同”理想。

(作者系: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宜学)

链接:http://ishare.ifeng.com/c/s/v002ABVh1U-_8cAXWstdnZNz8M-_yRIbWpLVtcpZbHc805P3Y__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