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孙宜学:借“疫”储才符合中国人才战略创新需求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2020-07-02  浏览: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

  良禽择木而栖。当今世界一体化发展,文化多元化共存,人才同属一个地球村,空间距离已经构不成人才流动的障碍。而在人才的常态流动过程中,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常常决定着不同国家或地区人才政策的多元性,文化影响着人才的思维方式,人才会因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而选择不同文化滋养出的生长土壤和发展空间,其中既有物质因素,也有感情因素。因此,对希望引进人才的国家或地区而言,如何因地制宜培植好适宜的土壤,栽好引凤筑巢的梧桐树,就是必须用诚心、尽全力要做好的工作。只要有健全的制度、人性化的服务措施做支撑,引进的人才就会留得住、扎下根,进而繁衍生息,形成人才“引—育”良性生态循环,形成枝繁叶茂、鸟语花香的“人才林场”。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事实上构成了世界人才争夺战的一个分水岭。在疫情之前,人才流动通道不畅主要受制于主观因素,个人意愿起主导作用;疫情暴发后,人才无法流动则主要受制于客观因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目前,疫情仍处于动态发展中,世界各国的安全性因疫情变化也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而人才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拟流动的人才多持观望态度,安全指数成为决定人才流向的首要因素。

  相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中国目前疫情逐渐好转且持续稳定,安全系数大,在疫情期间和后疫情时代的人才争夺战中优势明显增加。近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正式印发,明确指出要持续推进涉及出国留学人员、来华留学生、外国专家和外籍教师的改革。同时要求健全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加大保障力度。在疫情期间相对停滞的国际合作局势下强调坚持对外开放,这是中国政府向世界各国有志于到中国筑巢兴业的人才递出的橄榄枝。

  谋而后动,动必有成。能不能实现从“抢才”战役到“育才”大战略,从人才消费到人才产出转型,实际上验证的是一个国家或机构是不是真伯乐,是不是真懂才。新时代以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己任的中国求贤若渴,相关机构和部门只要“不忘初心”,善谋快断,真诚为世界各地的人才提供进入中国的快捷安全通道和精准贴心的政策和服务,让五湖四海的人才都能在中国找到实现理想的沃土,安居乐业,在后疫情时代的新一轮人才流动潮中,中国将不“战”而尽得天下英才且尽其用、乐其用。

  首先,中国相关机构应统筹规划、一体协作,着眼长远、保障得力,有效拓宽人才流动通道,让海外想进来的人才都进的来,且都有用武之地。目前,中国疫情防治得力,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中华民族表现出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使世界更加相信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也给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侨华人、外国英才带去了信心。中国成为疫情期间的精神“圣地”,失望中的希望之光,中国对海外人才产生的向心力越来越大,形成了引进人才的良机。中国政府和相关机构应顺时应势,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向海外留学人员、华侨华人和外国人才发布招聘信息和优惠政策,使海外想进来的人才都能进来。

  其次,进一步优化国内人才工作生活软硬环境,使本来想出去的人才原意留下来。疫情暴发以前,很多计划出国读书、交流的学者学生因为疫情阻滞而留在了国内,目前正处于“拔剑四顾心茫然”的犹豫观望期。随着抗“疫”形势变化,其中很多人才的出国意志也逐渐淡化,甚至从渴望出去到不愿出去,这实际上形成了留住人才的黄金机遇期。中国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及时出台相关激励政策,鼓励各地各区、各行各业因时制宜,全面掌握拟出国人才数据,精准对焦人才需求,“一人一策”,以诚意留人,以制度为人才发展提供保障,筑巢既暖、更实,还要留白——发展空间。留人留心,种树扎根,本来要走的人才这样就不会再走,本来思动的人才见凤思齐,乐与凰邻,就会筑巢生息,从而形成人才创业发展的有机生态林——凤凰村,且能自然繁衍,生生不息。

  疫情终将过去,生活仍将继续,春天还将如约再来。疫情给中国造成的人才困境和时机都只是暂时的,但产生的影响却是长久的。毫无疑问,中国日益加快的成长势头,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保持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疫情过后,世界人才竞争会进一步激化,而疫情非常态形势下的中国人才“引”与“留”的实践,可以抢占新一轮人才争夺战的先机,在体制机制上进一步调整优化出更加科学、更加公正、更加可持续的人才制度,“以人才为中心”,以中国的发展实力为保障,不但把中国建成一个世界人才的容器,而且还要使中国成为人才的孵化器。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要实现这一人才济济共谋世界和谐发展的愿景,我们当前必须科学决策,择机而速动,把疫情造成的世界性人才困境变成中国人才建设的顺境,以才引才、以才育才,才才相助,共创中国繁荣与世界和谐。

  (作者系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

链接:http://edu.cssn.cn/jyx/jyx_jydj/202007/t20200702_5150610.shtml?COLLCC=283573815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