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汪品先:同济海洋地质三十年

来源:   时间:2005-12-29  浏览:

    三十年前,同济大学成立了海洋地质系.“百年树人”,学科建设是“树人”的事业,三十年是很短的一段。同济的海洋地质在国内外同行中起步最晚,一直以“后起”、“新建”自居,如今“三十而立”,向“不惑”之年迈进,已经进入了“成人”行列。随着发展,中国需要海洋地质。多年来好几个地方、好几个学校作过努力,而三十年的结果,上海建成的这个新学科,挑起了“国家队”的重担,进入了西太平洋的国际竞技场。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要问:今后的三十年,还会那样发展吗?这就要回头看,看过去是怎么发展过来的,看这种发展有没有可持续性。

一、“三十而立”——住事回顾

这三十年,可以看作是十年一步,一共走了三步。第一个十年,1975——1984年,起步在“文革”的末期。当时在全国拨乱反正的背景下,走上学科建设康庄大道,迈出了具有定向性的一步。

其实同济的海洋地质不是从75年、而是从72年开始的,当时“海洋地质连队”在工军宣队带领下,从华东师大前来同济,作为保密专业设在地下工程系,具有非常浓厚的“文革”气息。正是在李国豪校长为首的校领导和国内产业系统的支持下,在前来兼职的三位海洋地质专家的指导下,排除了种种干扰,确定了以瞄准国家需求、追求高标准的“少而精”的学科建设方针,取得了第一步的成功。这一步结束的标志,是1984年同济建立了我国高校第一个海洋地质博士点。

1985——1994年的第二步,是同济海洋地质埋头苦干的十年,是学科建设“进入角色”的十年,无论是地球物理的地震数据处理,或者地质的古海洋学,都走到国内的前列。这第二步成绩的标志,是1993年海洋地质教育部开放实验室的成立:而地球物理科研上取得的成绩,是这十年中突出的亮点。这十年的末尾,我们通过国际合作,开始走上深海研究的道路,为以后十年作了准备。

1995年以后的第三步,是在前20多年基础上进入国际竞争,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十年。就像第二个十年里地球物理的进展更加突出一样,这十年里地质的进步更加显著,集中体现在南海大洋钻探及其后续研究的成功上,其实地球物理的地震剖面处理是大洋钻探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这第三步的亮点很多;无论上海还是全国的重点学科,还是今年批准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我们都走到了我国海洋地质的前列.

现在面对两座连体的海洋楼与实验室,回顾三十年前蚊蝇孳生的车间实验室,应该说:海洋地质变了,她在同济的面貌变了,她在国内外的形象和地位变了。我们的研究成果为产业和学术部门广泛应用,我们的产品——毕业生,在海洋石油等多个领域担任着业务骨干的重任,我们的学院和实验室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尤其值得高兴的是,我们的青年一代已经成长,同济不仅有多位跨世纪人才,有杰出青年和长江学者,获得过全国和上海市的青年科技奖励,而且建立了我国海洋界第一个“创建团队”,是活跃在国内外海洋界的一支新生力量.正是有了他们,同济才有生气,才有希望。

在这历史性的时刻,我们不能忘记三十多年来许多老同志的努力。正是他们,为今天的成果播下了种子、培育了树苗。他们为海洋地质付出了一生或者半生的代价,但是由于年龄的原因,没有能充分分享丰收的喜悦。在隆重庆祝的今天,我们怀念当年建立专业、现在已经退休的前人,其中有的已经离我们而去,有的已经卧病不起。播种人不等于收割人,乘凉人不一定是栽树人,可以说是历史的规律。但播种人和栽树人至少有权利要求我们新一代的人,在收割的同时也不忘记播种,在乘凉的同时也能栽树为后人。

二、“同济精神“——三十年的经验教

        三十年的经历,应该有经验教训。除了国家大形势、上级正确的领导外,有没有自己的特色与经验?   

    有。同济的海洋地质本来并无基础,是文革期间一群下放马陆公社的青年教师,在劳动之余议到上海要上“627工程在东海找油,自发上书领导,要求将1960年筹建而下马的海洋地质专业办起来。于是在1970年招生,等1972年国家计委地质局要上海设立该专业时发现已经有、而且招生了,因此才有前述海洋地质迁到同济的一幕。后来的深海研究,也是在国内很少有人注意的时候,根据国际走向提出来的。经过许多年的惨淡经营,一旦国家有实力、有需求的时候,便能一步到位,在中国加入“大洋钻探计划”的第二年,便拿下南海航次,进入国际前沿。在管理层面上,对于教研室、对于英语教学,我们都采取了全校无先例的做法,取得了成功。因此,从国家需求和学科发展出发,看准方向、不落窠臼走自己的路,这是我们三十年的第一条经验。

       早在八十年代,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新所长上任时参观了国内有关单位,结果他对同济海洋地质的工作条件与研究成果的强烈反差大为感慨,他认为关键在于有一股“同济精神”值得发扬——这就是我们的第二条经验。同济的海洋地质没有老本可吃,就是这一批仁人志士,从事业心出发,全心全意、日以继夜地投入工作,就是靠着这种超水平发挥才赢得了时间、取得了进步。

       三十年的第三条经验,就是我们的校名:同舟共济。能否保持队伍内部的团结,是三十年来最大的考验。地质与地球物理两个学科之间的相互结合,学科带头人之间的合作默契,这就是我们能够保持不断前进的“奥秘”。作为“文革”晚期才建立的学科,其优势之一是没有几十年“运动”积累的老账,可以轻装前进,然而新的矛盾总是不断的出现,贵在我们的集体、首先是负有带队责任的老师们,能够从大局出发,妥善处理。近年来进行中的新老交替就是一例,不少单位的发展就是在“代沟”上出的问题,我们采用的“软着落”办法,至今还比较顺利。同样重要的是与兄弟单位的合作关系,海洋事业不可能靠一个单位做成事情;我们的学科建设就是在国内外学术界的指导和鼓励下,在产业系统和科教系统的大力支持下进行的。八十年代初开始,朱夏、业治铮和刘光鼎三位院士的指导,为同济海洋地质走上新兴学科建设的大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九十年代里,德国等国际学术界的合作帮助才使同济进入了深海研究的前沿。我们特别感谢的是历届校领导、各部委、中科院、基金委,和上海市的支持和鼓励。我们不能忘记,1988年的首届亚洲海洋地质学术会议,汪道涵前市长来同济致开幕词,江景波校长专门批了经费;1999年南海大洋钻探结束,当时的基金委领导孙枢院士、同济吴启迪校长等专程到香港参加和主持结航仪式。没有各方面的支持,很难想象同济的海洋地质能够有今天的发展。

三、“不进则退”——下一步目标

     “为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于个人、于学科无不如此。取得一定的成功以后便“躺倒”,拿到“重点”以后便放松,有太多的例子警告我们注意前车之鉴。中国是长期以来对于海洋缺乏注意的国家,我们学科的实力和现状,离国家发展的需求相差太远,作为国家队的责任就是要通过努力,使我国的海洋地质学科与国家的地位相称。

        这就提出了下一步的新目标。我们能不能按照深海研究的目标,发展新的方向?我们有没有勇气,争取成为西太平洋海洋地质的一个国际基地?我们能不能从一个向别人要一点样品分析、要一点资料处理、局限于室内工作的单位,变为抱着自己的科学目标走向海洋,进行现场观测的实体?今年是我们历年来出海航次最多、上船师生最多的一年,这是一种偶然现象,还是标志着我们正在向一个新的高度攀登,向一个新的目标推进?当然,开拓一个新局面谈何容易,海上失败的机率比陆上高得多,我们今年也付出很高的代价。但是“胜败乃兵家常事”,绝不能因噎废食、知难而退。只有树立新的奋斗目标,才能有新的努力,新的前景。

一种巧合,使得同济海洋地质今年的庆祝具有特殊的意义。六百年前,郑和在上海西北的浏河口下西洋;六十年前,中国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从小的尺度看,六年前又正好是南海大洋钻探的年份。一百多年前,中国正是从海上被列强人侵,沦为次殖民地的;今天华夏的复兴,也一定要在海上立命安生,才能赢得新世纪的国际竞争。让我们把今天三十年的庆祝,当作走上新征途的誓师:我们海洋地质的同济人,包括我们的师生、校友,决不辜负时代给与的机遇,国家赋予的重任,决心用超水平的发挥,做出更好的成绩,为同济争光,为我国的海洋事业争光!

《同济教育研究》20053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