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诸大建:伪绿水景引发深绿考量

来源:   时间:2004-10-09  浏览:
无论在商业、政府还是市民之中,当前以关注环境和崇尚绿色为名义的事情开始多了起来。这当然是发展观念和发展实践的重要进步。但这当中也存在着需要辨伪和提升的地方。

  日益时兴的“生态水景住宅”就是这样的例子。近年来,上海的房地产开发越来越多地打出“生态住宅”的牌子,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举措就是在小区里挖大水坑建设所谓“生态水景”。最近,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教授达俊良等专家,以上海近几年来新建成的200多家水景住宅为对象,对其中有代表性的52家进行了调查(见《新地产-上海》2004年9 月号)。调查项目涉及生态水景的5个基本指标(自然度、健康度、景观度、亲水度、节水度),每项区分优、良、中、差4 个水平,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得出被调查水景住宅的生态程度。结果,在被调查的小区中,尽管也有一些好的例子,但综合评价为一般和差的却有19个,占了总数的36.5%。专家们认为,在所调查的水景住宅中,很多开发商虽然打出了“生态水景住宅”的旗号,但所建造的水景充其量只是“非生态型”的人工景观,其水体并不具有所期望的生态功能。

  这个例子启示我们,在当前我们的发展模式向绿色方向转型的过程中,存在着真绿色与假绿色的区别。更深层次地说,并不是一切标榜为“绿色”的行为和事件、理念和学说都是可以崇尚和值得膜拜的。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对各种绿色时尚进行必要的辨析。对此,笔者想强调以下三个问题。

  谨防“伪绿色”扭曲绿色进程

  在中国发展模式进行绿色转型的进程中,我们首先需要小心地把假绿色与真绿色区别开来。可持续发展意义上的“绿色”,指社会经济活动必须符合生态环境的规律。而“伪绿色”,则是那些以生态环境的名义、实际上却背离生态环境规律的社会经济活动。在绿色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的时候,传统上那些明显反绿色的事情和行为逐渐失去生存空间,但那些以绿色名义出现的非绿色的事情和行为却正在滋生起来。

  在上述水景住宅的例子中,那些“非生态型甚至伪生态型”的人工水景,实际上从多个方面违背了生态学的规律。它们不但不利于改善和提高居住环境的生活质量,而且相当程度上还产生了负面的生态环境影响。例如,在水景的自然度方面,这些水景差不多可以被认为是由大理石、水泥等硬质材料组成的“游泳池”,根本没有按照生态水景自然化的驳岸和泥底要求来进行设计和建设;在水景的健康度方面,这些水景容易导致污染物只进不出,使得水质变差、水体黑臭;在水景的景观度方面,这些水景很少容纳甚至根本没有水生植物,难以形成既可自我循环、又有景观效应的生态系统;在水景的亲水度方面,这些水景既水浅又面积小,居民往往难以亲近水体,根本不能达到人与自然融合的效果;在水景的节水度方面,这些水景需要定期用自来水进行换水,结果造成了本已稀缺的水资源的人为浪费。

  今天,假绿色或伪绿色的事情和行为在城市生活的许多领域都可以发现。例如在市场领域,有越来越多的产品打出了绿色的旗号,贴上了“绿色食品”、“绿色建材”、“绿色家电”等“绿色”标签。实际上,其中许多产品并没有接受过真正意义上的绿色检验,也不具有国际或国家认可的环境标志产品证书。“绿色”在一些企业家眼中充其量只是产品的营销手段,而不具有既有利生态环境又有利人体健康的意义。又如在公共领域,一些政府部门借着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生态城市”的名义,把原来水草丛生的城市河道整治成为光洁照人的水泥驳岸,花巨资动拆迁建设物种单一的城市大草坪,大跃进式地把非本土化的异地大树“搬进城”。诸如此类,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因此,在启动发展模式的绿色议程中,我们需要对各种假冒伪劣的所谓“绿色”进行打假,不能让它们扭曲我们的绿色发展。

  超越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浅绿色理解

  区别伪绿色与真绿色是识别当前绿色思潮的浅层次问题,更进一步的问题是分辨浅绿色与深绿色的差异。在“生态水景住宅”问题上,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什么才是系统意义上的生态住宅?我们应该把生态住宅建设仅归结为增加一些水景、草地和绿化吗?还是除此之外,需要在能源系统、垃圾处理、水资源循环、土地利用等更加本质的内容上追求生态化?事实上,尽管这几年我们的水景住宅是搞了不少,但完整意义上的生态住宅的探索却依然罕见。

  从这个问题引申开去,可以发现,尽管我们的周围已经有许多关于生态环境问题的议论,但这些议论很大部分是在沿袭20世纪60-70年代世界上第一次环境运动的声音。事实上,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考可以有不同的深度或不同的绿色程度。浅绿色的环境观念是20世纪60-70年代第一次环境运动的基调;而深绿色的环境观念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二次环境运动的主题。中国当前的绿色发展不是要简单地去赶“绿色”时髦,而是要关注以第二次绿色环境运动为内容的深绿色思想,真正促进我们的发展模式步上绿色轨道。

  对浅绿色环境观念与深绿色环境观念进行详细鉴别,需要成为博士论文或学术专著深入研究的课题,有心的读者可以阅读笔者主持翻译的一套《绿色前沿译丛》(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起出版,已有11本)。但在这里,笔者可以粗线条地勾勒出两者间的差异:浅绿色的环境观念建立在环境与发展分裂的思想基础上,它就生态环境论生态环境,较少涉及工业化运动以来的社会经济模式是否存在问题,因此其结果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调整或补充;而深绿色的环境观念要求将环境与发展进行整合性思考,它强调环境问题的根因在于传统模式的发展理念和生活方式,要求从发展的机制上堵截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因此它更崇尚社会经济活动的创新与变革。

  区别浅绿色的环境概念与深绿色的环境概念,对中国现代化的未来实践是重要的。当前我国社会各阶层对环境问题已经变得日益关注,但关注的后面存在着绿色程度的差异。如果我们不能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方式,总是停留在不触及旧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基础上去被动地应对生态环境问题,那生态环境问题不但不可能从根源上得到解决,而且会在发展进程中持续恶化。这就是笔者强调浅绿色的环境概念实际上对中国现代化没有积极意义的理由,这也是不能把一切标榜为“ 绿色”的理念、学说、宣传都认为是对发展有益的理由。

  从深绿色的角度推进上海的生态化进程

  社区建设是城市建设的细胞和缩影。对“生态水景住宅”的讨论,可以激发我们对整个城市生态化水平的新思考。从深绿色的角度看上海,可以认为:尽管近年来上海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成绩斐然,但如何在总体上确立可持续的发展观,特别是把社会经济活动纳入生态化的发展轨道,把环境与发展整合起来进行思考,仍然还有许多的想象空间和行动空间。

  首先在战略层面,需要把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深绿色理念渗透到上海大都市发展的经济社会体系中去。深绿色的环境与发展观念,大大超越了一般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概念。对于上海城市发展来说,它不仅要求有亲人类的城市生态环境体系,而且要求有亲自然的城市经济体系和城市社会体系。后者与前者之间具有重要的因果关系。如前所说,如果城市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发展方式是资源消耗型和环境衰退型的,那么单纯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进行的努力往往是劳而无功的。因此必须在战略上明确,城市经济体系和社会发展体系的绿色化在以深绿色为导向的可持续发展中具有更为本质的意义。

  其次在行动领域,深绿色的概念要求上海大都市的未来发展需要在两方面加强创新。一是要用生态化改造和提升城市的经济发展体系,促进经济活动的低物耗、低排放、高效益,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建设物质循环型的各类产业园区。二是要用生态化指导和建设社会发展体系,争取用较少的物质消耗和污染排放提升上海的生活质量和可居住性,走出一条非西方化的现代化生活道路。将这两个方面与原有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我以为上海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最终需要形成有系统性的三条生态文明建设链:一是以生态社会为内容,形成从小区到社区再到城区的生活性生态文明建设链,二是以生态经济为内容,形成从企业到公司再到行业的生产性生态文明建设链,三是以生态自然为内容,形成包括各类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内容的自然性生态文明建设链。(作者为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