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百年名校对口支援革命老区,同济大学对口支援井冈山大学20年
来源:上观新闻
时间:2025-10-30 浏览:
雕塑主体为红褐色,形如幼苗,融合两校校徽元素,展昂扬之翼,寓意在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指引下,同济大学与井冈山大学同舟共济二十载的不平凡历程和未来携手腾飞共发展的美好愿景。近日,作为同济大学对口支援井冈山大学二十周年系列主题活动之一,同济大学对口支援井冈山大学二十周年雕塑在井冈山大学揭幕。

自2005年7月教育部确定同济大学对口支援井冈山大学以来,同济大学决定将“三个行动计划和共演一台戏”作为对口支援井冈山大学的重要内容。其中,“三个行动计划”是指支持井冈山大学建设发展的学科发展行动计划、本科教学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学生创新能力与素质培养行动计划;“共演一台戏”是指两校同演一台反映井冈山革命斗争史实的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将其作为对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
从上海到江西井冈山,两校不远千里,交流频密。二十年间,双方校领导互访达162人次,定期召开工作例会41次,院级层面互访交流近2000人次。同济大学派出9位专家挂职井冈山大学校领导,直接参与该校的建设发展。
应井冈山大学之所需,尽同济大学之所能。二十年来,同济大学不断创新合作机制,将学校优质教育、科研、管理资源源源不断地向井冈山大学辐射,打造了多个合作品牌项目。
人才培养,始终是对口支援的重中之重。作为对口支援工作的又一创新实践,两校“本科生联合培养”自2010年启动以来,同济大学累计接收井冈山大学16批819名学生来沪开展为期两年的学习,覆盖31个专业。“特别感恩同济老师们的言传身教,点亮了我的专业之路。”“同济的学习生活让我有了新的目标和理想,并愿意坚定不移地去追寻。”……联合培养的毕业生至今仍然感念这一合作培养机制。现已形成覆盖专业广、持续时间长、参与人数多的合作模式,提升了井冈山大学的人才培养水平,成为对口支援的亮丽名片。
共演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成为对口支援的又一标志性成果。在同济大学人才、技术和智力的支持下,这部作品从初具雏形的舞剧提升为高水平的音乐舞蹈史诗。团队应邀赴全国各地演出,连续公演20年,共演出290余场,两校3000余名师生参与,累计观众30余万人次。井冈山大学所在地的红色资源,成为同济大学对青年大学生和年轻教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载体。
在同济大学全方位、深层次、开创性的持续助力下,井冈山大学驶入发展快车道。2007年,井冈山大学成功实现“更名揭牌、省部共建和体制上划”三大办学目标;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4年,新增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并被增列为江西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重点建设单位。
依托同济大学的学科优势,井冈山大学获批省级高水平学科1个、重点学科6个、一流学科2个。2024年,3个学科被列为博士立项建设点。两校联合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共建高水平科研平台,井冈山大学师生在国际顶刊发表论文,实现历史性突破。
链接: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1008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