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人民日报APP】45所中欧大学校长同济对话,关注智能时代工程教育与全球合作

来源:人民日报APP   时间:2025-10-21  浏览:

当人工智能成为“最强大脑”,国际高等教育应如何重塑?如何在工程教育中有效实现跨界融合和国际网络构建?

作为去年12月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中欧大学校长对话会”的重要后续成果,10月17日下午,以“智能时代的工程教育与全球合作”为主题的2025中欧卓越大学校长对话会在同济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比利时和瑞典等中欧国家的45所高水平大学(30所欧洲高校+15所中国高校)校长、副校长,以及知名企业代表、国际知名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主题展开深度对话,共同探讨智能时代中欧工程教育合作的未来。

作为此次对话会的成果,《共塑智能时代的工程教育与全球合作——2025中欧卓越大学校长对话会同济宣言》发布。

2025中欧卓越大学校长对话会现场。 姜泓冰摄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今年适逢中欧建交50周年。去年12月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了首届中欧大学校长对话会,经过各方努力,推动建立了中欧卓越大学校长对话机制,中欧高等教育合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面向未来,教育交流合作和价值引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重要,卓越大学更应当成为跨越国界、弥合分歧、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和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秘书长西克斯都认为,人工智能迅速崛起,全球高等教育治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与新机遇。唯有各国团结起来,加强广泛的国际交流协作,才能共同探寻可行的解决方案,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国际高等教育重塑”主题,15位大学校长作报告。 同济大学供图

主题论坛一,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的国际高等教育重塑”这一议题,意大利威尼斯大学校长李集雅,法国国立应用科学学校集团主席全权代表德·拉布多奈,同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金龙,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校长加尔西亚,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副校长瓦尔特,重庆大学副校长卢义玉,英国拉夫堡大学副校长克姆缇娜等15位大学校长、副校长先后作报告,分享最新实践与思考。

大家表示,人工智能为重塑高等教育带来了新机遇,大学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探索智能时代人才培养新模式和科学研究新范式,但同时要持审慎态度,确保负责任地使用人工智能。

中欧校长们就“工程教育中的跨界融合和国际网络构建”发表见解。 同济大学供图

主题论坛二,聚焦“工程教育中的跨界融合和国际网络构建”这一议题,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校长、德国理工大学9校联盟主席伊特尔,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校长托雷斯,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意大利贝尔卡莫大学校长卡瓦里尔立,法国上法兰西国立应用科学学校校长伯比尔等18位大学校长、副校长等作报告,分享经验、发表见解。

大家表示,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深化跨学科、跨国界的广泛交流合作成为当前工程教育的必然选择。大学要打破学科壁垒与地域界限,构建开放、协同、共赢的工程人才培养新生态,合力培养能真正引领未来的卓越工程师。

会上,《共塑智能时代的工程教育与全球合作——2025中欧卓越大学校长对话会同济宣言》发布。《宣言》指出,大学应致力于突破传统教育框架,善用人工智能技术,共同探索虚实融合、人机共生的教育新形态;共同致力打破传统工程教育的学科壁垒,深化产教融合育人,共同打造开放无界、协同共赢的创新新生态。《宣言》号召,各方整合学生流动、教师互派、合作办学、联合科研、论文发表等大学间传统国际合作的范式,共同打造一个知识共享、人才共育、科研协同的多边生态系统,构建一个新型大学合作网络。

链接:https://www.peopleapp.com/column/30050544412-500007150934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