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上观新闻】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下周在上海举行,12位全球知名科学家将首次亮相

来源:上观新闻   时间:2025-10-16  浏览:

解放日报记者从今天举行的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新闻发布会获悉,以“未来科学:上海与世界(Science in Future)”为主题的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将于10月24日-26日在上海临港中心举办。

本届论坛将汇聚25位诺贝尔奖、图灵奖、沃尔夫奖、菲尔兹奖等国际顶级奖项得主,以及众多国内外院士、知名专家学者和优秀青年科学家代表,聚焦全球科技前沿,共同探讨基于未来科学的基础研究、技术突破、融合创新、国际合作、科技治理等重大课题。12位全球知名科学家将首次亮相论坛。

论坛开幕式上将现场颁发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智能科学或数学奖”与“生命科学或医学奖”两大奖项。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自2018年在上海创设以来,致力于成为连接世界顶尖科学家的重要纽带和促进国际科学界高端对话的重要平台,现已成为亚洲地区规格最高、全球顶尖科学家出席人数最多的国际科学大会。

【深度联动上海顶尖高校及新型科研机构】

上海临港科技创新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陆颖青介绍,本届论坛具有四大亮点特色。

一是顶尖阵容。12位全球顶尖科学家将首次亮相论坛,为论坛注入新鲜力量。在数学与计算方面,丘成桐教授和杰克·唐加拉教授的工作为许多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强大的计算工具。在生命科学领域,杰弗里·弗莱德曼教授、尚卡尔·巴拉苏布拉马尼安爵士等科学家,将带来关于生命机理、基因解读等层面的深刻见解。在新材料与能源方向,马修·罗塞因斯基教授、克里福德·布兰威恩教授等学者的前沿探索,为我们应对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挑战,开辟了新思路。多位曾多次参与论坛的顶尖科学家将继续承担关键角色。本届论坛将构建顶尖科学家和全球科学精英对话平台,彰显论坛作为全球顶尖科学交流平台的吸引力。

二是校地协同。论坛将深度联动四所上海顶尖高校及新型科研机构临港实验室,将高校学科专长与科研资源精准嵌入论坛活动,构建起“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的生态链路,为推动全球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上海智慧和上海力量。

三是全民科普。本次论坛将进一步延伸科普价值,通过组织科技游园会、科学接力、科学教育论坛、科学创想营等“进高校、进场馆、进院所”的丰富衍生活动,彰显论坛在培育创新后备力量中的独特价值,激活全域创新动力。

四是本地融合。依托“临港科创城”的战略定位,本次论坛将邀请临港优质企业、在地科研机构深度参与,通过对接临港本土资源,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加速科技成果本地化转化,打造展示临港开放创新活力的“窗口”。

【“1+6+10”立体活动矩阵】

本届论坛将打造“1场主论坛+6场分论坛+10余场衍生活动”的立体活动矩阵。

青年科学家大会将由复旦大学主办,邀请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担任主席。大会致力于塑造决定下一科学突破时代的议题、方向与开拓精神,将通过快闪演讲、跨学科对话、问答研讨等方式,分享青年科学家们最新的前沿研究成果,展现青年一代的卓越追求与创新活力。“青年科学家们将与不同代际的顶尖科学家们开展讨论,共同思考和探讨未来青年科研人才的培养与发展的变革之道,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复旦大学学敏高等研究院副院长耿昭华介绍。

生命科学大会将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邀请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教授巴里·夏普利斯,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范先群,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首席顾问鄂维南担任联合主席。2025年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生命科学或医学奖”获奖者斯科特·埃默尔、韦斯·桑德奎斯特将现场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前沿见解。“大会还将发布功能分子AI发现平台,展示覆盖罕见病大模型、精准医疗等领域的AI赋能案例。”上海交通大学前沿创新研究院院长瞿叶高介绍。

智能科学大会将由同济大学主办,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党委书记郑庆华,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杰克·唐加拉、马丁·赫尔曼等多位国际顶尖科学家。“大会将聚焦人工智能与工程科学的交汇融合,探讨智能系统如何成为驱动下一代产业体系的关键动力,催生面向产业的工程技术研究和实践新范式,助力智能科学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济大学工程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华先胜介绍。

物质科学大会将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邀请德国科学院院士、汉诺威大学讲席教授尤尔根·卡罗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何鸣元担任联合主席。大会还邀请了10名物质科学领域“世界顶尖科学家”、7名业界杰出专家以及企业代表与研发管理者共同参与。“大会将进一步拓展与国际顶尖科学机构和科学家之间的深度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在能源转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凝聚共识、贡献方案。”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媛媛介绍。

莫比乌斯夜话将由上海临港科技创新发展基金会、复旦大学主办,承载着深度学术对话与前沿思想碰撞的重要功能,旨在实现开放性、创造性和跨境对话。通过营造轻松自由的社交场景,让科学家在对话中实现思维共振,在跨界碰撞中催生创新火花,打造一个由科学家们共同参与和开放分享的创意之夜,充分体现莫比乌斯所象征的“无边界交流”理念。

临港脑疾病大会将由临港实验室主办,邀请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得主兰迪·谢克曼、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唐·克利夫兰、欧洲科学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玛丽亚·斯皮兰蒂尼、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袁钧瑛等国际知名专家。“大会将聚焦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俗称“渐冻症”)这三类神经退行性疾病,重点关注疾病的发病机制、技术创新、治疗方案和产业转化等方面的前沿进展和挑战。本次大会将面向公众开放,欢迎相关研究者参加。”临港脑疾病大会发起人及组织者李晓江介绍。

本届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临港科技创新发展基金会、红杉中国、鹏瑞公益基金会承办,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临港实验室联合承办。

链接: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1000284&v=2.0&sid=67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