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鲁中晨报】同济大学校外非遗实习基地为何落户淄博这里?
来源:大众新闻·鲁中晨报
时间:2025-10-09 浏览:
“陶火映秋阳,匠心传薪火!”9月30日,淄博信师傅非遗体验馆内陶香满溢,嘉宾与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上海同济大学校外非遗实习基地签约暨信师傅非遗体验馆挂牌仪式。作为2025中国(淄博)国际陶瓷琉璃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不仅为淄博陶瓷非遗传承注入高校智力,更揭开了国内顶尖设计院校与地方非遗企业深度合作的新篇章。

作为此次合作的“落脚点”,淄博兆霞陶瓷缘何能吸引同济大学非遗研究中心青睐?答案藏在其百年传承的根基与创新求变的实践中。回溯至1890年,兆霞陶瓷的前身“信窑”便点燃窑火,历经百年岁月沉淀,如今已从传统陶瓷制造厂,转型为“非遗+文创+体验”的复合型文化企业。

“我们不只是做陶瓷,更是在传递淄博陶的文化基因。”兆霞陶瓷负责人赵霞在仪式上介绍,企业深耕三十年,从2013年创立“兆霞”文创品牌,到近年打造沉浸式非遗体验馆,始终以“哲思美学+实用价值”为核心,研发出“感恩杯”“五行杯”等兼具故事性与实用性的明星产品,精准服务热爱传统文化的高品质消费群体,成为淄博陶瓷产业“守正创新”的典型代表。
更关键的是,淄博本身就是一座“陶瓷活化石”城市。作为“中国陶瓷名城”,淄博拥有逾万年不熄的窑火历史,从龙山文化黑陶到唐宋彩釉,陶脉绵延不绝,“淄博陶瓷当代国窑”的品牌深入人心。近年来,淄博以产业升级与文化创新为双引擎,推动陶瓷产业向高端化、数智化、艺术化方向迈进,而兆霞陶瓷正是这场产业转型中的“排头兵”——其打造的信师傅非遗体验馆,不仅是技艺展示窗口,更集体验、教育、交流于一体,游客可亲手“摸泥”“转轮”,沉浸式感受陶艺魅力,这种“活态传承”模式,与同济大学非遗研究中心的育人理念高度契合。

“选择兆霞陶瓷,是看中其深厚的非遗底蕴与成熟的实践平台。”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非遗研究中心代表宋善威直言,基地的建立将实现“校地双赢”:对高校而言,这里是活的“第二课堂”,能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非遗技艺,将设计理论与实践结合;对企业来说,高校的前沿设计理念、技术资源将助力非遗技艺与现代市场需求对接,推动“淄博陶”从“旅游流量”转化为“文化留量”。
此次签约挂牌,作为2025中国(淄博)国际陶瓷琉璃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更承载着激活区域陶瓷产业活力的重要意义。淄博市传统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唐海军表示,这是淄博陶瓷与国内顶尖高校合作的“里程碑”,既为非遗传承开辟了“学术研究+活态实践”的新路径,也为淄博传统产业注入了文化动能,将推动“淄博陶瓷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仪式现场,嘉宾们参观了信师傅非遗体验馆,指尖触碰细腻陶土,目光追随转轮上渐成雏形的陶坯,亲身感受“泥土变陶瓷”的神奇过程。不少师生代表表示,期待未来在这里将设计创意融入传统陶艺,让千年淄博陶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 徐晓会)
链接:https://m.dzplus.dzng.com/share/general/0/NEWS2787966VOTNMDISEZC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