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青年报·青春上海】中外师生共创,为复兴岛开发贡献“金点子”

来源:青年报·青春上海   时间:2025-07-07  浏览:

undefined

来自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的百名师生携手同济大学师生,围绕“数字智能岛、设计艺术岛、人民城市岛”三大任务,历时2周,共创9个创新设计方案,共绘复兴岛未来新图景。记者了解到,这一于上海市杨浦区复兴岛举办的“2025量子城市:时空创新与创造力暑期营”所吸引的这支西班牙百人团,是近年来上海乃至全国范围内,西班牙单批次来华规模最大的教育交流团组之一。

中外师生合力为复兴岛开发做设计

这一暑期营由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同济大学、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共同主办,杨浦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杨浦滨江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协办。对应“数字岛、设计岛、人民岛”,暑期营设立了“数字焕新启锚奖、设计创想启程奖、人民筑梦启航奖”三大优胜奖。

据评委专家介绍,短短两周时间,面对复兴岛这样一个复杂对象,中外师生给出了非常精彩的回应,提供了不同的设计思路,各有特色,都注重历史文化的连续性,尝试连接复兴岛的历史、当下和未来,强调要保持复兴岛自身的可识别性,在此基础上加强复兴岛和浦西、浦东的对话,发挥其在上海整体城市结构中的作用。有的方案抓住现状关键要素,将水岸关系和亲水活动作为联结周边城市空间、激活空间价值的驱动力。有的方案关注到15分钟生活圈,把一些新技术和日常生活行为联系起来,比如无人机的使用等。还有的方案植入未来创新之种,激活杨浦工业基因,勾勒了新质生产力驱动下复兴岛的美好愿景。

暑期营开营两周来,中西150余名师生按跨学科背景混合编组,形成9个创新小组,每个小组均配备有中外青年教师及资深教授作为指导。他们赴复兴岛实地调研,围绕复兴岛的创新开发,展开深入的学术研讨和实践探索,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生态景观设计及人文功能重塑。

观学生获奖作品,亮点频现。工业地标变身5分钟活力社区——混合功能+动态交通,打造包容生长的城市“共生体”,这是同学们眼中的“人民复兴岛”。“数字复兴岛”应当是什么模样?可以打造成未来科技乐园——无人机枢纽+数字迷宫,虚实交互激活全龄化工业遗产新玩法。“设计复兴岛”则用设计说话,双轴激活“城市插件”——步行廊桥+运河复兴,重新接入上海都市生活圈。

“金点子”有望转化为“金果子”

西班牙驻华大使馆科技参赞艾德里安·古铁雷斯表示,本次暑期营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项目,更是一次跨文化的对话,共同为当前面临的全球性重大挑战提供解决方案。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副校长安德列亚斯·桑珀则表示,非常高兴能有这么难得的机会,让学校师生参与到上海复兴岛开发特色项目设计中,量子城市这一核心主题为师生们开启深度思考和创新设计打开了新的空间。

“感谢暑期营,让我距离中国文化如此之近。”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学生安东尼奥·罗梅罗说,一开始觉得2周内完成方案设计令人难以置信,是专家讲座和小组之间的学习交流,给自己带来了灵感和启发。 “过去2周的每一天,都给我带来了新的体验、新的友谊。”同济大学学生彭瑞说,暑期营为跨学科、跨文化合作创造了极其珍贵的机会,让同学们能参与到真实的城市更新过程中,特别有意义。

2024年12月,上海量子城市时空创新基地在复兴岛开启,同济大学整合多学科优势资源,基于近年来在人民城市、数字城市建设方面的一系列创新实践,深度参与上海量子城市时空创新基地建设,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国土空间治理深度融合新路径,为推进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贡献“同济智慧”。

同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金龙表示,很欣喜地看到中西两国青年学生和专家学者携手,运用创新思维为上海复兴岛的开发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衷心希望同济大学与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的青年学子,将暑期营成果转化为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构建更美好的城市、更和谐的世界贡献力量。

据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孙珊透露,这次暑期营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国际交流盛会,更是量子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为复兴岛规划注入了新动能。市规划资源局将携手杨浦区积极汲取本次暑期营中的“金点子”,将其转化为复兴岛时空创新基地建设的“金果子”。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链接: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5/07/06/17517849101392908435.html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