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上海科技报网站】“中国设计”集中出海展示 2025年巴黎设计周中国创新馆揭开神秘面纱

来源:上海科技报网站   时间:2025-07-07  浏览:

融合东方哲思与法式肯定的设计共谋,从文化深度、美学表达与产业逻辑三方面,展开一场面向全球的中国创新设计叙事。7月3日,在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2025年巴黎设计周中国创新馆的展览主题、板块和阵容正式揭晓。

据项目总策划高健维先生介绍,2025年中国创新馆以全新策展主题 “Wéi (Oui) 为” 登场,聚焦“为”这一多义而富哲思的核心字。“Wéi”既是汉语的能动性哲学,也回应着法语“Oui”开放而自信的语言精神,特别设置了“为—设计学院”“未—当代设计”“微—首饰与气味、物件”“维—材料与工艺创新”“巍—非遗工艺创新”“蔚—女性创作能量”六大展览单元,从不同维度呈现中国设计的丰富内涵。

在这次的主策展人团队中,有中国创造学会理事长、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同济大学SustainX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娄永琪,媒体专家、MY STUDIO米曰工作室创始合伙人颜宓,以及M&O中国设计奖品牌总监、巴黎设计周中国战略合作项目代表苏欣绚。

据悉,今年共将有41个品牌、设计师、企业参与到中国创新馆展览中。展览内容涵盖了家具、珠宝、陶瓷茶具、环保、首饰、气味、材料与工艺创新等多个领域,全面展示了中国设计的多样性和创新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有5组参展作品来自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师——娄永琪教授以 “米书架” 致敬稻作文明,将建筑学原理融于极简设计,让书架化身文化记忆容器与空间塑造者;张周捷教授作为数字创作先锋,以极具独立性与未来性的作品,探索数字形态的生长密码;刘毅老师借 “鸟鸣电台” 等多元创作,叩问身体与空间的深层关系;赵世笺老师携手 ILLUMINE 品牌,以 “自然即设计” 为核,通过手工雕蜡工艺镶嵌原生矿石,匠心解构自然肌理;谢雅迪老师创立亦木 Yimu_Handcrafts,让东方传统工艺在当代设计语境中焕发新生,用掐丝系列诠释古今融合之美;4组作品来自同济校友何楚珩,他以“ Color Roller 家具”玩转色彩与空间,探索产品形式功能新边界;吴颐藻带领 YIZIO STUDIO,以 “设计重构生活” 为旗,跨界融合解构都市生活形态;刘宜兰以 YILANLIU 宜兰珠宝叩击情感共鸣,重新定义首饰角色;方晓琦凭借 Hyogi 设计,将亚洲文化审美、传统漆艺与 3D 打印结合,打造个性视觉盛宴。

巴黎设计周是世界两大城市设计周之一,与米兰设计周齐名,是备受全球瞩目的年度设计盛事。作为巴黎设计周的常设项目,CCP (China Creative Pavilion) 中国创新馆,将于今年9月迎来它的第三次正式亮相,具体展览时间为法国当地时间2025年9月4日至10日,具体展览地点为巴黎市中心玛黑区的Galerie Joseph(7 Rue Froissart, 75003, Paris)。

作为巴黎设计周历史上首个官方主展场內的中国常设展馆,中国创新馆于2023年由同济大学与巴黎设计周联合主办立项,致力于打造一个中外设计对话的平台——这里不仅是展示中国创新品牌与设计师的舞台,更是面向全球开放的交流窗口。

2024年展览期间(2024年9月5日-11日),巴黎设计周中国创新馆总参观人数曾超过35,000 人次,并迎接数十位法方贵宾来访。相关宣传发帖海内外社交平台播放量、互动数超过30,000 次。展览也受到众多媒体关注,法国国家电视台M6更是三顾展馆,在新闻中专门对中国设计大加赞赏。

娄永琪表示,我们期待,在“为”所代表的行动、未来、细微、系统、传承、感官与生长中,世界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国设计不是风格,而是一种持续“有所为”的文明力量,由中国设计集结起来的社群价值,为未来世界的挑战做出更多类型学贡献。

链接:https://www.shkjb.com/content.html?id=239534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