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遗产复兴研讨会:索罗梅奥与上海的深度对话”在上海同济大学举行。来自意大利的学者、专家与中国遗产保护领域的从业者,分享了中意双方在城市更新、遗产保护领域的经验与理念,探讨了城市遗产活化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索罗梅奥位于意大利中部翁布里亚的山谷,虽然小镇风景如画,也在全球化的浪潮下,逐渐萧条。但在过去30年的时间里,索罗梅奥得到了持续性的修复。小镇不仅保留了很多中世纪的建筑,例如城堡、教堂等,还重建了剧场、图书馆、纪念碑等空间。同时,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小镇的可持续发展,年轻人回流,小镇生发出新的活力。
Brunello Cucinelli在索罗梅奥的工厂,为众多中世纪小村庄的转型探索新的道路。
来自索罗梅奥的布内罗·古奇拉利(Brunello Cucinelli)先生来到了论坛现场,他分享了创建同名品牌的过程以及推进索罗梅奥发展的经验。
1985年,已经是一名成功企业家的布内罗·古奇拉利在索罗梅奥购买了一座14世纪的城堡。他很快认识到这座几近荒凉的小镇充满自然、历史和艺术美感。
“小城市空心化是全球都在面临的问题,年轻人迁移到更大的城市,那里有他们想要的各种便利和工作机会。但看到小镇那么美丽,我想看看能不能着手小镇的修复项目。”于是,布内罗·古奇拉利将自己的小型羊绒企业迁至索罗梅奥。
布内罗·古奇拉利介绍,他将中世纪古堡变成公司总部、修复小镇多年来被遗忘的纪念碑、与当地居民合作参与圣巴瑟罗密教堂和17世纪教区教堂的重建工作。企业扩展后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并在邻近小镇的支持下,修复村庄间的公路网络。
“其实整个意大利都是从小村庄、小镇衍生发展出来的。现在小镇上什么公共设施都不缺,剧院、图书馆、体育中心都运营得很好。当我们思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时候,落点其实在‘人’身上,现在人们精神上的一个很大问题是孤独感,我们在建设小镇时,最终要落实在让人们感到温暖上。”布内罗·古奇拉利在论坛上如此表示。
重建后的索罗梅奥
布内罗·古奇拉利还在小镇上建立了索罗梅奥当代高级艺术工艺学校。“意大利以各种高级工艺闻名于世,但就在十几年前,年轻人还不愿意告诉朋友们自己从事手艺工作。我不希望年轻人放弃我们的传统,所以决定在当地开办一所当代高级艺术工艺学校,以理想主义者约翰·拉金斯和威廉·莫里斯的工艺美术运动理论为指导。在这里,科技并没有被禁止,但要为人服务。而教学,像在古老作坊那样,以实践为主并由经验丰富的匠师言传身教,内容涵盖:女装制版和制衣、男装剪裁和制衣、织补和织缝、种植和园艺、墙面艺术。”布内罗·古奇拉利说,年轻人开始理解并欣赏手工艺作为艺术形式的真正价值,兴致高涨,不再害怕谈论他们现在热爱的工作。这种利益并非他们独享,因为能够直接推动传统手工艺的辉煌复兴,赋予手工艺工作道德和经济尊严。
Brunello Cucinelli先生在研讨会上进行主旨发言
如今,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索罗梅奥这座小镇,从没落转为和谐宁静并且充满生机。这个深秋,布内罗·古奇拉利还将自己的品牌带到了上海,在上海张园的历史建筑群落中向中国观众呈现了意大利的工艺与文化,分享索罗梅奥的人文美景。
Brunello Cucinelli在上海张园呈现了一场时装展
在此次研讨会的圆桌论坛上,学者嘉宾还从实践者的视角探讨遗产复兴过程中的挑战与创新,仲量联行中国城市更新业务负责人吕玫与三位商业地产、建筑设计领域代表——上海静安城市更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菲、太古地产中国内地业务发展总经理严为、KOKAISTUDIOS创始人及首席建筑师Andrea Destefanis围绕各自在遗产复兴、城市更新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进行讨论,配合生动的实际案例介绍了各自对创新路径的探索。
建筑遗产复兴之路是指通过保护、修复和合理利用建筑遗产,促进其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实现建筑遗产的可持续利用和传承。这一过程不仅包括对建筑遗产的物理修复,还涉及对其历史、文化和社会的深入挖掘和传承,旨在让建筑遗产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新的作用,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圆桌讨论嘉宾探讨遗产复兴实践中的挑战与创新
目前,上海城市建设发展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升、从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更新为主的新阶段。上海静安城市更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菲谈到了上海张园的改造。
张园始建于1882年,距今已有140余年历史,是上海现存最完整、种类最多的中后期石库门建筑群,云集了多种不同风格的石库门里弄建筑,曾被誉为“海上第一名园”。张园近一时期的保护与更新,如果从研究阶段算起,跨度长达几十年。几十年间,张园街区历史建筑实现了从“房屋修缮”到“单体保护”,再从“单体保护”到“街区保护”的跨越,现在又从“街区保护”发展到了“文化保护”。
对房屋的研究采取“一幢一档”的方式,张园通过建筑现状记录、历史资料考证和人文历史挖掘,对范围内42栋170幢建筑现状图纸、物业与影像资料、历年修缮记录及工艺工法、保护性修缮控制建议和人文口述等九大类内容进行整理,全面、翔实地留存了建筑资料,为延续建筑生命、挖掘建筑故事打下扎实基础。对风貌保护区开展全覆盖查勘建档,这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例。
“经过前期的保护性修缮,张园西区已经焕新揭幕,实现了昔日‘海上第一名园’的初步复兴。现在我们是往回看百年,未来百年以后看当下。我们的未来也终将会变成现在。复兴任何时候都不晚。”孙菲说。
谈到遗产复兴过程中的挑战,太古地产中国内地业务发展总经理严为则以西安太古里为例,遗产复兴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避免成为 “孤岛”,应该让历史文化元素与城市同频共振。
严为说:“我们通过标识系统、地面铺装、景观设计等不同形式展现唐代长安城的城市肌理和街巷风貌。西安太古里的遗产复兴行动围绕三条显示唐长安城历史空间格局及环境特征的历史横街展开,需要将不同的展示形式,融入精心规划的里弄街巷,将历史横街、花园与开放广场完美串联,带来一种优雅的、不期而遇的历史冲击。”
“除此之外,我们还在遗产复兴过程中遇到了其他的挑战,以陆家嘴太古源为例——位于上海洋泾的太古源项目,拥有百年前的太古仓库。这片区域在码头、筒仓的功能完成其历史使命后,这些保存良好的工业遗产经历复兴,已经迭代为创意办公、展览展示和滨水公共空间。”严为介绍,目前正在考虑下一轮全面更新,如何在打造全新的城市客厅愿景基础上,导入持续衍变的产业内容,打造全新的就业枢纽。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分会副主任周俭也分享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遗产领域的学科建设情况与科研成果,让国际媒体、意方代表进一步认识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推动遗产教育所作的诸多努力。
此次研讨会对话由Brunello Cucinelli、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联合主办 、仲量联行协办。
链接: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227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