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深度融合共创新质未来,“国际服务设计链”成立。
设计如何赋能公共服务?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如何实现“四链”深度融合?9月29日,是2024年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DCC2024)服务设计日,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正式对外发布《公共服务设计上海行动(Designing S)》(以下简称为《行动》)。
服务经济是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社会经济形态。当服务业(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超过50%,即被视为“开始步入服务经济社会”。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连续9年超过50%,服务业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和吸纳就业的主渠道。
一年前发布的《服务设计上海倡议》,指明服务设计赋能服务企业、制造企业、公共服务和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要点。此次发布的《行动》聚焦公共服务,从公共服务设计“在上海”、公共服务设计“为上海”、公共服务设计“为人民”三个方面展开。
日前发布的《2024世界设计之都上海宣言(Design S)》,其中的“S”,既代表上海(Shanghai),又有团结(Solidarity)、共享(Sharing)、可持续发展(Sustainability)等多重含义,也包括服务(Service)。作为落实“Design S”宣言的系列行动之一,《行动》强调以“人民至上”为理念、以公共服务设计为手段,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服务。
公共服务,上海一直在行动。从“十二五”、“十三五”到“十四五”期间,国家和上海制定的公共服务专项政策不断加强,其目标、内容与类别也随之变化。尤其在“十四五”期间的上海政策、公共服务清单不断丰富细化,不仅城乡统筹、补齐短板,还扩展服务供给的边界,更鼓励数字化在便民领域中普及应用,产出了一批“十五分钟生活圈”的优秀案例,如杨浦区SUSAS四平艺术漫游街区、宝山区顾村镇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馨佳园分中心、杨浦区辽源花苑“一脉三园”更新项目、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等;涌现出一大批“家门口的好服务”,如“美育课堂”“公共服务数字赋能专项行动”“文旅融合建筑可阅读”等。其中,“鞍山五村·十分钟为老服务生活圈”的实践,尤为精彩。
当天,由上海桥中领衔,20所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业界企业和组织机构联合发起的“国际服务设计链”正式成立。聚焦服务设计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四链”深度融合,“国际服务设计链”将以服务设计为抓手,补齐产业发展短板,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激发新业态、新模式。
具体来说,“国际服务设计链”涵盖航空、汽车、互联网、养老、医疗、地产、金融、物业等多个领域,鼓励企业根据自身行业特点、痛点和难点,提出面向未来的前瞻性课题,并与服务设计咨询机构和高校开展前瞻性课题研究、成果转化和业务验证等合作,建立产学研协同的创新联合体; 积极探索新场景、新业态、新应用、新模式,实现研究、设计、行业和市场的良性互动与协同发展,推动服务产业生产和消费全链条的全面升级,助力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链接: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80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