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校门”对接“厂门”,初创科企来了博士后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24-05-29 浏览:
“去年,公司博士后项目投入金额仅占研发总投入的24%,转化的产品却带来60%的营收增长,今年合同金额已达去年全年营业额的3倍。”在昨天举行的虹口区“虹创家”新业坊高层次人才沙龙上,上海氧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群龙分享了“虹口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相关政策出台后,为公司带来的“真金白银”。
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是上海首创的一项人才政策。2022年底虹口区获批开展培育工作,并于去年出台《虹口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相关政策》。基地委托同济科技园虹口园作为运营服务机构,聚焦“高精尖缺”人才队伍建设,为入驻单位提供从项目征集、筛选、发布、对接、立项到跟踪验收的全过程服务,加快“产学研用”一体化,打造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基地运作一年来,已与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1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为8家入驻企业的13个科研项目对接了博士后人才。
“一通电话就找到了特别匹配的人”
氧隆科技是一家集“产学研”为一体的科技企业,主营方向是碳基纳米制氧材料和便携式制氧机。王群龙介绍,目前公司有2名博士后、1名博士,“在初创公司中绝对是高配”。其中,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后王瑞静,就是在基地项目发布后“揭榜领题”对接合作的。当时,企业在研发过程中遇到技术难关,需要通过对碳材料进行精准刻蚀的方式,控制孔道尺寸,从而产生孔道虹吸作用,提升氧气透过选择性。
在基地的推荐下,企业以博士后课题形式发布项目需求。没多久,王群龙就接到了两名博士后的电话。经过沟通,他了解到王瑞静从读博开始,就从事表面物理化学表面修饰相关研究;博士后阶段在气体刻蚀修饰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与企业发布的课题相关性高。“一通电话就找到了特别匹配的人,挂了电话就启动了合作。”
王瑞静加入后,为攻克项目难关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经过不断研发迭代,企业制作出了新一代便携式制氧机,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性能,还实现了应用型研究成果转化。
三方共育,吸引博士后“择栖”
“基地创立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为中小型科技企业搭建了与高层次人才共同推进科研项目的平台。”同济科技园虹口园总经理助理俞雯莺介绍,通过政府、高校、企业共同搭台,基地实现了三方共育、共享博士后资源。对企业而言,不仅畅通了与博士后人才的合作交流通道,而且能在降低高层次人才用人成本的前提下,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解决技术难题。
当前,基地共有3种项目对接方式:一方面,定期按照申报项目所在行业领域分类,如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绿色低碳等,在网络平台发布企业需求“招兵买马”。另一方面,通过项目对接会牵线搭桥,点对点精准推荐博士后人选。此外,在企业提出新需求或遇到瓶颈时,则通过走访合作高校、科研院所了解相关科研进展,为企业再觅“良将”。在项目发布阶段,基地还跨前一步辅导企业做好路演,更清晰地表达自身诉求,吸引博士后“择栖”。
■本报记者 单颖文
链接:https://dzb.whb.cn/2024-05-23/6/detail-851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