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漂流、爱心咖啡、自助打印、“五感”沉浸式体验……近日,同济大学西南九楼“一站式”学生社区协同育人中心启动,由学生担任社区主理人,全校协同打造“青春会客厅”,吸引了大批学生纷纷来此打卡。这是同济大学进一步强化学生社区育人功能的新探索,也是学校自2018年入选全国首批十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以来,大力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
党团活动室、传统文化工作室、自习室、爱心屋、健身房、心语屋、洗衣房、浴室、自助厨房、驻楼导师工作站……小社区有大作为,“9+1”项功能房赋能学生社区空间,单一化生活空间已化身为全景式育人场域,社区空间成为一个个无声的思政课堂。2021年,学校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学生社区综合育人平台建设”入选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精品项目。
校领导、知名教授、专任教师纷纷进驻学生社区,与学子促膝谈心,分享过来人的经验,为学生解疑释惑、指点迷津。这就是学校自2019年10月起在本科生社区中全面首推的“驻楼导师工作站”,即“9+1”中的“1”。已实现学生社区驻楼导师工作站全覆盖,截至2023年底,开展社区讲堂、学术沙龙、成长问诊和师生对话等驻楼活动1170余场,覆盖学生27000余人次。
从“试点”迈向“示范”,“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成果遍地生花。2021年,学校已分三批实现试点工作在31个学院全覆盖,各学院积极探索院系育人育才和党建工作对接融合、党建带团建的新模式。如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牵手浙江黄岩共建党建教育基地,带领学生在乡村中研究乡村振兴。已遴选22个学院开启 “三全育人”示范学院创建工作。
“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十大育人体系如何构建?学校33个职能部门一齐行动起来,积极挖掘自身各个岗位的育人资源,逐步形成一个部门协调、多部门协同的“1+N”“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模式。
全体同济人纷纷加入到育人的队列中。土木工程学院建立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共同育人机制,通过本科生导师制和项目制等方式选聘优秀教师,在选题设计、科研立项、项目研究与成果运用的全过程加强对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设立450平米的协同育人集中办公区,实现本研学工、教务、学生创新基地集中办公,打破工作壁垒。艺术与传媒学院精心打造《国之英豪》《铸诗成剑》《志丹,志丹》等系列原创校史剧,绽放校园舞台,教育、感染了一届届观剧学生。同济后勤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创设“上海老克勒点心”烹饪制作、“护绿小卫士”环境巡查、邂逅“小鲜肉”多肉盆栽等系列劳动教育课程,让学生 “学一技之长、享劳动之乐、品生活之美”……
不久前,同济大学推出人文社科大讲堂“国豪讲坛”,邀请海内外各界名师大家为学子作高端人文讲座,启智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