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周到】有一些老人困在了时间里,和我们走散了

来源:周到   时间:2023-06-02  浏览:

“叔叔,你今年多大了?是哪一年的人啊?”

“哪一年出生?记不大清楚了。好像是1919年吧。”

这一问一答,发生在密云小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一间活动室里。

提问者是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拾忆”老龄公益服务社的成员杨晶晶同学,回答者是为老服务中心的日托老人吴老伯(化名)。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闲聊。

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基础版)(MoCA-B),杨晶晶正对老人进行认知评估。

吴老伯如果真是1919年出生,年龄则超过100岁,而他实际年龄是80多岁。

显然,老人的某些记忆不清晰了。

老年朋友心中的小可爱们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介于正常衰老和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一种中间过渡状态,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阶段,患者有别人可察觉的记忆力、语言和其他认知功能的减退。

阿尔茨海默病又被称为“记忆的橡皮擦”,患者的大脑中如同有一块橡皮擦,珍贵的记忆被无情地擦去。目前,尚未有方法可以治愈阿尔茨海默病,但如果能在早期诊断出患者,并进行适当的干预措施,则可以不同程度减缓疾病的发展。

作为同济大学“拾忆”老龄公益服务社的共同创始人,杨晶晶介绍说,“拾忆”团队基于同济大学老龄化与老年语言学研究成果,以语言为主要切入口,构建了认知健康科普教育、语言认知筛查评估、认知能力干预优化、照护能力专业培训等为老志愿服务体系。

将近上午10点,20余位老人集聚在位于密云路454弄的密云小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活动室内,他们怀着热切的心情,等待同济大学“拾忆”老龄公益服务社同学们的到来。

当杨晶晶出现时,有几位阿姨亲昵地呼喊她“晶晶”,嘘寒问暖。杨晶晶和与公益社的其他同学多次来过这里开展活动,老人们与他们很熟络。

杨晶晶面带笑容回应着老人的招呼声后,以带领老人做手指操,开始了本次线下活动。

做完了手指操,杨晶晶为老人们带来了一场认知科普讲座,分享了认知障碍的概念以及预防措施。讲座结束后,最受老人们欢迎的认知干预课程上场了,课程以体脑激活互动小游戏为主,绕口令、逛三园、Stroop叫色游戏、听歌识曲、手工折纸……老人们热情高涨、饶有兴趣地参与这些项目,整个过程中,活动室内充满了欢声笑语。

为老服务中心负责人欧阳雅欣表示,杨晶晶和“拾忆”团队的同学们是老人心目中的“小可爱”,老人们每次与他们在一起,度过的都是最欢乐、最开心的时光。

杨晶晶透露的一个细节,印证了欧阳雅欣的话。“前一段时间校庆,我事情比较多,有段时间没过来了,就有阿姨给我发来微信语音,说是想念我们了,问我们最近什么时间还会过来。”

结束了脑体激活游戏后,杨晶晶对部分老人进行认知评估筛查,便有了上述与吴老伯的对话。

“老伯的记忆方面有一些情况,不过他的计算能力不错,”杨晶晶告诉记者,她给老伯的一道计算题是这样的——假如你有若干一元钱、五元钱和十元钱,现在需要你给我十三元钱,可以有哪些给法——老伯给出了全部正确的组合。

学术研究助力认知筛查干预

这样的评估筛查工作,5年前杨晶晶就开始进行了。

当时,她刚本科毕业进入同济大学,成为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一名硕士一年级研究生,师从该校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秘书长黄立鹤副教授。

他们的研究领域是老年语言学。

正常老龄及罹患认知症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语言能力蚀失,因阿尔茨海默病导致的语言能力蚀失则更为快速及严重。

早期识别和认知干预是改善当前认知障碍、改善语言衰老现象的关键因素。老年语言学是进行正常及认知障碍老年人语言能力退化基础研究及应用研发的语言学分支,这在国际上属于前沿领域,在国内正日益受到关注。

杨晶晶主要做“语言标志物”提取和“语言数字药”方面的研究。

具体来说,就是研究如何通过老年人的日常话语来判断他们的认知状态,并通过对语言能力的干预训练来改善他们的认知能力,从而实现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及早预防和早期干预。

“我的研究需要到养老院、到社区接触非常多的老人,他们中一些人一直和身体疾病和认知障碍做抗争。当我问到他们现在是哪一年时,他们会告诉我是1982,1978……。每当听到这些答案我内心都非常地不忍,他们就好像被困在了那段时间里,和我们走散了。”

杨晶晶想要为老人做点什么。

阿尔茨海默病的传统诊断方式采用生物标记物,成本非常高且不利于普及。彼时,杨晶晶就有了一个心愿:“我希望发挥专业所长,通过语言学研究寻找到语言标记物,甚至是可用于治疗的语言数字药。”

过去5年,她长期驻扎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高龄社区、养老机构,收集了大量老年人的语言认知数据,利用前沿技术,寻找反映认知退化的语言标志物。

“语言作为有意义的符号,体现着认知逻辑,背后是认知能力的支撑。”一个简单的测评方式就是,通过让老年人在一分钟内说出水果名称,考察他们深层次的语义网络。

与老年人面对面聊天,进行你画我猜、绕口令、识图竞赛等互动游戏,听一些经典老歌……杨晶晶以语言为媒介对老年人的认知能力进行综合刺激,以激发老年人的自传体记忆。

现在,她正参与研发改善认知健康的语言数字药,在导师黄立鹤副教授的指导下首创人生历程回顾多模态训练法,多维激活长者认知域,帮助老年人提升认知能力。前期成果实证有效,受到养老服务行业和老龄科学专家的高度认可,建议在全国推广。

“当我们给他们做了几个月的语言干预训练,看到他们的认知状态有所改善,我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因为我看到了自己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也坚定了自己继续走下去的信念。”杨晶晶说。

认知科普、干预,永远在路上

杨晶晶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

这时,杨晶晶关注到,自己所在外国语学院的本科生刘卓娅、毛欣越同学,在黄立鹤副教授的指导下,创立了为老人进行认知评估筛查与认知症科普的“拾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是,杨晶晶积极参与其中,在“拾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基础上,成立了“拾忆”老龄公益服务社团(“拾忆”积极老龄化与认知健康志愿服务平台)。

团队在开展志愿服务初期,引来一些不同声音。有人认为,认知评估筛查及干预,应该是有医学专业背景的人干的活,语言学专业的同学能胜任吗?

杨晶晶介绍说,“拾忆”虽然是由外国语学院发起设立,但团队成员专业背景涵盖文、理、医、工各学科。

此外,团队成员须经过规范的培训才能上岗,培训内容包括临床常用的老年人认知能力评估量表MoCA-B和MMSE的使用规范、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杨晶晶本人就在同济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进行过临床见习和培训。

“拾忆”团队近年来在上海多个行政区为老人进行认知评估筛查与认知症科普;与社会公益组织共同开展体脑激活项目,发挥语言学优势,通过外语教学等增加老人双语经历,从而改善认知能力,并开展言语治疗、认知游戏等活动帮助老人保持大脑活力;团队还承接了杨浦区四平路街道的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

与此同时,团队推出系列科普视频《关爱老人 从认知科普开始》,包括认知健康的定义、表现以及风险因素,正常记忆衰退与认知障碍的区别,认知障碍的预防、家庭照护注意事项等,希望帮助更多人了解老年认知健康的相关知识。

团队指导老师黄立鹤副教授还翻译了国内首本老年人语言认知科普书籍,带领同学们编印了上海社区认知障碍公益手册,内容包括认知障碍简介,降低认知障碍患病风险指南,认知障碍的筛查与诊断,双语和多语对抵御老年认知症的影响等,并上线了认知评估与科普小程序“拾忆认知”。

在同济,拾忆虽然是一个年轻的社团,但影响力却越来越大。“最近一直有外校的同学在和我们联系,想要加入我们,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截止目前,“拾忆”团队已形成了“百千万”的发展态势,即开展了数百场为老志愿服务活动、面向数千名学生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惠及数万名社区老人,形成了“科普·筛查·干预”全周期服务链。

团队还先后获得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金奖、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上海市金奖等多项荣誉,而杨晶晶自己,也获得了2022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

作者:徐斌忠

链接:https://static.zhoudaosh.com/54BF0F736A75414A516648825F4CDF3ABC2DCFA9F253DA27CF893E2DEF8FC3DE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