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文汇网】选题从城市中来,成果到城市中去!同济大学开启一流建筑类人才培养新范式:整个城市,就是课堂

来源:文汇网   时间:2022-10-18  浏览:

刚刚过去的周末,同济大学景观学系副教授刘悦来带着6名学生,上了一堂特殊的“社区更新课”。在他的带队下,师生们和社区居民、社区规划设计师等组队漫步在位于浦东新区的东明路街道。

“5.95平方公里,辖38个居民区,实有人口12.76万。”和一组组数据一起呈现在师生们眼前的,还有生活在这个街区的居民诸多诉求。“居住环境还能更优美一些吗?”“能否让我们推窗见绿,四季闻花香?”实地走访结束,紧跟着就是一场“头脑风暴”,很快,初步调研报告形成。

走出传统教室,让整个城市化身为课堂——除了教授,生活在社区中的居民、小店店主以及一线社区管理人员等,都可以成为学生们的“导师”。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以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为引领,建筑类工程人才培养正迎来全新范式、结出喜人硕果。

据最新统计,学院230位授课教师中,有24位老师担任社区规划师,5位老师担任乡村规划师、15位老师担任乡村建筑师。

“不仅越来越多学生的作业和毕业设计选题从城市中来,我们还正在努力推动更多的毕业设计展览、师生设计作品深入到城市中去。” 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翔宁教授看来,在育人全链条中贯彻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归根结底,落脚点在“人民”。要激发更多青年学生将一流的创意与思想贡献给这座魅力之城,要拿出更多彰显城市温度的一流作品、更好地服务人民。

在“走街串巷”中听见城市的“心跳”

狭窄的老式里弄、逼仄的石库门房子、破旧的停车棚乃至市郊的空旷田头……在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很多老师和刘悦来都有一样的习惯:课堂设在校外,上课时要带学生“走街串巷”。

确实,授课场景“接地气”,课堂才会“冒热气”:讨论一触即发,不同的声音、观点交汇、碰撞。

“我们做这样的设计方案,能落地吗?居民们会支持吗?”最初,带着学生参与社区微更新调研时,来自外界的质疑,也一度让师生们感到内心矛盾。“老师,我们为什么要来听居民吐槽?”“在99%的居民都同意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上门听取反对者的想法和意见?”“做设计就是看技术难度,为什么要耗费这么多时间听家长里短?”……在社区层面开展工作,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挑战,甚至会被一些居民质疑和误解。但在同济大学教师们看来,真正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就是要把整个城市都当作课堂的气魄和定力——只有深入城市肌理、感受城市的心跳,才能让学生学有所思、学以致用。

有一组数字,刘悦来很自豪。他的团队已先后在全市12个区,协助营造200多处社区花园,师生参与社区更新1000多次。

自豪背后,冷暖自知。有一次,为了社区更新的需要,刘悦来团队考虑为某居民小区打开一扇门。小区固有格局要“动”,师生们没少奔波。先是拼脚力,一家家听取意见、从通风、采光、环境改善、地铁路程等方面进行测算;再拼脑力,为了方便老年人理解设计图,师生们不仅准备了详实的数据,还拿出了可视化图片。最终,“开门”方案获得了居民的支持,“开门”后,生态湿地公园、公交车站和地铁、社区食堂等这些与小区的直线距离不过50米的设施和空间,不再需要居民绕行1公里。看着老人们的笑容,有学生感慨,“通过这次实践,自己真正明白了何为设计的温度。真正的设计,应当为人民的生活创造更多的幸福感。”

打破课堂的“边界”,为城市增添温度

作为一个拥有25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上海有各种各样的公共空间。如何激活城市的边边角角?如何让“魔都”更具未来魅力?在同济大学的教授们看来,有太多值得探索的可能,而老师最该做的,是引导充满创意和激情的青年一代,早早加入到对“未来之城”的创意设计中去。

把每年四千万客流量的豫园作为毕业设计基地,在九曲桥和湖心亭留下自己的毕业照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在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董屹、教授王桢栋的指导下,学生们给出了让人眼前一亮的回答。

传统印象中,豫园在商厦楼宇的飞檐翘角间,在古典园林的假山曲水中,在城隍邑庙的神龛香炉边。既然豫园的建成环境已较为完整,如何改造建筑空间,才能不丧失识别性?同济的毕业生们通过基地调研设计出传统戏剧剧情与建筑空间的串联结合,丰富多彩的室内外空间设计,动态建筑氛围体验,带有中式文化特色的图纸视频表现等,让文化地标焕发新的魅力。

从位于市中心的豫园、张园,到杨浦滨江公共空间贯通、系列社区花园的营造,再到正在快速推进建设中的“五个新城”,处处可见同济学子的作品。

在奉贤新城,由同济大学学子在建造节上设计的木结构优秀作品,已保留在当地,成为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服务当地居民。

“通过建筑艺术引发对生活、对空间、对城市的思考,为日常生活增添能量,为‘人民城市’增添温度,这就是同济学子留下的‘社会论文’。”同济大学建筑系教学系主任王一说。

李翔宁对此也有很深的感受。他专门谈到,本科一年级学生就要下沉社区,这在学院是多少年来雷打不动的规矩。而时下,为进一步顺应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需求,尤其是主动对接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要想进一步提升学生认知城乡问题、解决城乡矛盾、创造高品质城乡空间的实践能力,就必须拓展教学的边界,在顶层设计层面,须围绕实践育人体系、做出进一步优化。具体而言,通识思政课程须强化“人民城市”基础理论,设计实践课程对接“人民城市”战略需求,专业理论课程凝练“人民城市”内容模块,学科交叉课程拓展“人民城市”知识边界,数字技术课程提升“人民城市”服务手段。

更多学院的一线教师也结合教学实践、达成共识:扎实推进实践育人体系建设,将是建筑学专业启动人才培养改革的大势所趋。

主动对接国家急需,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那么,把课堂从教室拓展到城市,“边界”的变化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多位教师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学生“出口”端的变化:在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指引下,更多学生在就业时,主动选择去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近四年来,学院先后有200多名毕业生到新疆、甘肃、青海等中西部艰苦地区就业;500多名毕业生到县及以下事业单位、艰苦行业单位、中小企业等就业。

引导一代代学子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来自实践场域的新变化,也在向新一代的城规、建筑设计工作者发出新的呼唤。

在同济建筑城规学院,“关注社会、服务大众”始终是人才培养的旨归。从建国初期的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改革开放早期的为石油工人建设的山东胜利油田孤岛新镇,2010上海世博会的总体规划、专题研究和专项设计,“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一直到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都体现了同济规划建筑学人对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重大需求的深度介入和积极贡献。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方面,同济大学团队也给出了亮眼成绩单。例如,“乡村振兴研习社”已在全国16个省份建立了56个校地合作实践基地,团队被评为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表彰国家级优秀团队。

作者:樊丽萍 吴金娇

链接:http://www.whb.cn/zhuzhan/xue/20221017/490930.html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