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上观新闻】中央八部门联合确立,全国仅10家,上海这个基地将试点最前沿的社会治理系统

来源:上观新闻   时间:2022-09-05  浏览:

9月2日,以“智能社会与协同治理”为主题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社会论坛在线上线下同步举行。由中央网信办等八部门联合确立的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上海杨浦)正式揭牌。

论坛旨在面对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超前探索智能社会的运行模式、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政策体系、体制机制等,用人工智能赋能数字城市发展,推动“以人为本”的智能社会建设。

数字孪生的城市

何谓智慧社会治理?智慧城市是怎样形成的?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奥拓·海因里希·赫尔佐格从德国社会学家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开始讲起。

卢曼认为,社会系统是一种在一个封闭循环的过程中不断地由沟通制造出沟通的自我制造系统。沟通,构成了社会系统的核心。而这个社会系统之中又包含许多小社会系统。

“智能信息社会正是这样一个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网络物理系统。”面对这样复杂的系统,应如何制定城市管理策略?奥拓提出“iCity”的概念——由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的多系统网络,一个存在于数字世界的城市。

在iCity中,人工智能技术创造出一个个“代理人”,奥拓称之为“智能体”(agent)。“与计算机的运算逻辑不同,这些‘智能体’运行的是仿真模型推理模式。”

众多的“智能体”将深度学习城市过去的历史卫星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等,从历史数据中产生新知识。“比如在制定城市环境保护条例的时候,先由‘智能体’ 模拟出从2018年到2035年的城市建设情况,包括工业区和经济区分布、能源消耗、碳排放量、废弃物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等,通过预测未来情景,提前获知城市治理的效果,反过来指导决策。”

这就是智慧化城市治理背后的逻辑。“iCity在建立国际治理标准、规划和管理城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是弱人工智能普及速度很快,通用(强)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到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顾问李仁涵预测,“未来,带有人工智能的产品可能会无处不在,而国际竞争将变成人工智能技术和规则的竞争。”

人工智能是通过机器模拟人类认知的技术,人工智能治理将涉及安全和伦理问题。而这正是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上海杨浦)将重点研究的课题。

智能社会治理的“试验场”

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上海杨浦)全国共10家,杨浦区是上海唯一一家。基地以上海市杨浦区为应用主体,以同济大学和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的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中国(上海)数字城市研究院为核心研究主体和技术主体。杨浦区与同济大学实行全面战略合作,将超前地探索构建面向未来的智能社会治理体系。

作为基地的核心机构,论坛上,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揭牌。中心将依托同济大学建设,汇聚法学、经管、人文、信息、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等多学科和单位力量,联合阿里巴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共同开展协同创新。现场,10名专家代表颁发基地暨中心专家委员会聘书。

当天,杨浦区还发布了《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上海杨浦)实验方案》,对智能社会治理实验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从2021年到2026年是基地发展的第一阶段,聚焦场景建设。杨浦将分典型场景、场景集、综合场景三个步骤,从社区、片区、城区三个服务空间层级,由点及面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实验研究,输出典型场景针对性应对措施,奠定实验基地在全国的关键位置。

而在基地建设第二阶段,即从2027年到2035年间,杨浦区将形成系统完备的时空底盘与综合应用场景及其迭代机制,取得重大原创性、基础性突破,打造全国智能社会治理的样本。

作者:黄尖尖

链接: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524163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