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青春上海】像向日葵一样向阳生长,同济大学深情送别万余名毕业生

来源:青春上海   时间:2022-07-01  浏览:

今年3月,疫情之下,同济师生在学校梦想花园里种下了一批向日葵种子。今天,从同济大学毕业的同学们也每人获赠了一枝来自母校的向日葵。特殊的毕业季,别样的毕业典礼。今天上午,同济大学2022届毕业典礼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隆重举行,为万余名毕业学子送上特别的毕业“济”忆。

◇ 校长寄语:要心怀国之大者,不忘心之所向 ◇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校长陈杰等校领导为现场每一位毕业学子拨穗。陈杰以“踔厉奋发启新程,同舟共济向未来”寄语2022届毕业生。他代表学校向全校4425位本科毕业生、5297位硕士毕业生、1022位博士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

陈杰说,3月以来,今年毕业的同学们度过了极不平凡的最后一个学期。广大教职员工和同学们一道,与新冠肺炎疫情进行顽强斗争,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终于遏制住了病毒在校园的传播,用积极的行动共同守护了校园的安全底线,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作出了应有贡献,使同舟共济的校训在抗疫历程中熠熠生辉。“衷心感谢同学们的主动担当和倾情奉献,你们用智慧和汗水共筑校园防疫长城,用抗疫的合格答卷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

“这一季的再见有些突然,来不及拍下毕业照,来不及郑重告别,未来的接力赛已跃然眼前。”陈杰说,不要质疑“我是否真的已经毕业”,不要遗憾告别了学生时代,校园生活的所有经历都是我们人生重要的积累与财富,要善于在顺境中执着追求、在逆境中坚守信念,要善于把艰难当作磨砺、把压力化为动力,要善于在充满挑战的世界中扛起责任、奋力奔跑。

陈杰也给毕业学子提出了三点嘱托:一是要心怀“国之大者”,用坚定和执着守护理想。“请你们相信,你的每一个坚定和执着,都将汇聚成国家前行的底气。”二是要牢记“行之要者”,在坚韧不拔中踔厉奋发。“请你们相信,你们的每一次坚毅与挺身而出,都将化作民族复兴赛道上奋勇争先的光芒。”三是要不忘“心之所向”,在慎思笃行中追求卓越。“请你们相信,你的每一次奔跑与超越,都将谱写出现代化强国征程中激昂的乐章。”他表示,希望同学们秉同济之魂、承凌云之志、做擎天之柱、成济世之才,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 青春总有奔赴理想的勇气 ◇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今年,来自同济大学10余个学院的21名毕业生分别入选第24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和2022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其中,支教团的同学们将分赴四川宜宾李庄、云南省元谋及云龙等地开展支教服务,助力当地教育和地方发展。

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吕培明宣读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名单和“扬帆奖”获奖者名单。校党委副书记彭震伟为大学生西部志愿者和支教团代表授旗。据悉,设立“扬帆奖”是同济大学进一步引导、支持毕业生赴“四重”(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就业创业的重要举措。今年,共有176名毕业生获“扬帆奖”,其中特等奖1人、一等奖29人、二等奖48人、三等奖98人。

青春总有奔赴理想的勇气。作为硕士毕业生代表发言的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学生徐菁在四川分会场讲述了在同济求学七年“求知”与“求志”的心路历程。如今,她已成为一名四川省选调生,回到家乡西南大地,立志让青春之花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同济大学医学院学生汪洋作为本科毕业生代表发言。他说:“五年来,同济赋予我追求卓越的勇气、革故鼎新的志气、立己达人的正气,将成为我一生的烙印。”他以年级第一的成绩保送至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攻读博士学位。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留学生、来自哥斯达黎加的贝拉作为国际学生代表发言。她说,漂洋过海来中国读书是她做出的正确决定,在同济大学的留学经历将使她受益终身。她将把在同济的所学所得反哺社会、服务国家。

除位于上海的四平路校区主会场外,毕业典礼还在四川、江西、杭州、宁波、温州、青岛、深圳、广州等部分省市的校友会设置了分会场。同济大学还在“我的世界”游戏中创建了虚拟典礼空间,在线上搭建了一场“元宇宙”毕业典礼,将校园场景复刻在游戏中,让同学们体验独特的毕业之旅。

当晚19时30分至20时,外滩之窗将为同济大学毕业学子送出专属祝福,届时大屏幕将点亮“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同济人,争做擎天柱”“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同舟共济,共赴未来”“携手同行,共济未来”等暖心祝福语,深情送别新一届万余名毕业学子。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链接: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2/06/30/16565769401335655956.html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