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上观新闻】人工智能画的图,比拍照更真?同济AI社区改造项目落地,能否取代人类规划师

来源:上观新闻   时间:2021-08-13  浏览:

日前,杨浦区延吉新村敦化居委会内的一个破败院落,经过改造以后变成公共小花园,一群居民和同济学生在花园围墙上共同创作了一面墙绘。这是同济大学“城市360”人工智能设计平台在社区落成的第一个微更新项目。

目前,“城市360”已在上海市四平路街道、五角场街道、豫园街道、延吉新村街道、广州市桥南街道、北京回龙观等全国20余条街道共53个社区建立了全流程、全方位、全覆盖的微更新服务体系。

这个团队的核心是建立了一个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让没有任何设计专业基础的居民都可以在平台上通过智能交互,完成自己心中的设计图。那么,活跃在上海各社区的规划师、设计师,会否最终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改造:畸零空间背后的公共参与

这本是小区围墙内的一处“畸零空间”,大致呈L型,两边为居民区,仅一个主出口,与其相邻的是一栋供居民娱乐的建筑。过去,场地内只有破败的花箱,晒得掉色的木板、木座椅,还有一个类似葡萄架的架子,居民很少在此停留。

这些结构零散、不规则的畸零空间,正是“城市360”团队关注的对象。“被切割破碎的空间散落在社区各处,逐渐荒废,由于面积小但改造成本高,很少被社区规划师们列入微更新项目清单。”团队指导教师、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副书记郭禹辰告诉记者,畸零空间其实是小而好用的区域。“放置一个廊架,增添一些绿植和格栅,布置一些具有复合功能的街道家具,就能变成一个创意空间。”

已经竣工的延吉社区焕发出独特的光彩,木制的地板与墙面的颜色相互映衬,大量的椅子为社区居民提供休息的场地,淡蓝色的架子焕发出生机,令人看起来赏心悦目。在这小小一隅之中,居民和同济学生在一面空墙前绘制。

由居民担当主力创作的,不仅是一面墙绘,更是整个空间的设计图。

迭代:从做选择题到建模型

两年前,“城市360”团队开始致力于研发一个“人工智能设计师”平台。这个由同济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创立的跨学院项目,成员来自同济的经济管理、建筑规划、机械能源、交通运输等多个专业。这个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基础的交互平台,可以让任何人成为设计师。

在以往微更新项目中,设计师和居民解释改造项目的专业术语,居民听不懂。“我不知道什么是宽高比,我只想要一个篮球架。”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不但增加了沟通成本,还会导致最终的设计方案无法满足居民的真正意愿。

1.0版本的“人工智能设计师”平台,可以将专业的设计术语翻译成一些简单的选择题,让居民通过答题来协商出设计规划图的初稿。而如今两年过后,该平台已经实现了迭代升级,由原来做文字选择题,变成建“图像模型”。

录入现场图纸以后,居民可以在成百上千种公共座椅、廊架、花箱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类型,拖动到虚拟的场地上,形成十分直观的设计图。由人工智能根据居民想法设计出来的图纸,就像拍照一样真实。

“平台上的智能家具数据库来源于同济学生所做的海量设计图,基本上居民能想象得到的这里都有。”负责2.0版本平台设计的团队成员介绍。目前,平台已经完成了定点上传、云端案例库和项目跟踪等功能,正在尝试结合公共设施模块,实现整个改造流程的信息化和数据化。

过去人工智能平台生成的只是一个概念图,而如今则是一个带有具体施工数据、可以交付生产的较成熟的工程图。

未来:人工智能与规划师“对话”

杨浦区延吉新村是一个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老旧居住型社区,团队还记得第一次走进社区时的情景:延吉第二睦邻中心的入口被树木挡住了通道,各处乱停车现象严重,围墙、地面、大门都十分老旧,活动室隔音系统差,一举办活动就会引起附近居民的投诉……

为了建立一个把设计师和街道、居民需求对接起来的桥梁,城市360社团和社区联合成立了“济吉益堂”校社合作项目。团队前期在社区的组织下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和座谈沟通,手把手地教居民如何使用人工智能平台。

为此,团队还专门设计了一个教材,从政策、设计小知识、访谈以及实际改造案例,从多方面带居民走进社区微更新的世界,让他们掌握利用智能化平台完成设计稿的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有了人工智能,人类设计师会被取代吗?“目前还不能。”郭禹辰说,等居民完成线上设计方案以后,还要由设计师进行人工校正,完成最终的设计稿。“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减少了规划师和居民沟通的时间,设计稿也能更直观反映居民所需,设计效率大大提高。”

而这正是人工智能设计平台的初衷。根据相关统计,目前上海社区畸零空间的面积占社区总用地2%左右。这些空间如果全部由社区规划师通过人工逐一走访调研来设计绘图,将是巨大的成本。城市360项目的普及,让社区微更新变得更轻松、更贴近居民需求,也能激发更多人的参与。让人工智能与规划师“对话”,或将成为上海城市更新的未来趋势。

作者:黄尖尖

链接: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395563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