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光明日报】天地间,有大课堂有大舞台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21-03-16  浏览:

同济大学志愿者带领诺邓村孩子复兴乡村市集。同济大学美丽乡愁团队供图

【同济大学部分】

在古村寨:传承乡土文化,唤醒村民文化自觉

“3,2,1,诺邓——!”温馨时刻定格为画面。

2020年暑期,诺邓村的“古盐局”大院里欢欢喜喜。台上,诺邓村的孩子们和洞经古乐队的爷爷们合作演出了一场由村内真实故事改编的戏剧《三崇记》;台下,摆放着“新鲜出炉”的《诺邓家园一方志(第二期)·宝藏故事》。这背后正是同济大学美丽乡愁团队在诺邓古村的七年酝酿、沉淀与深耕。

诺邓村是哪里?熟悉《舌尖上的中国》的观众可能知道,这就是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诺邓白族村。然而,和许多“失落的村庄”一样,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高速发展,青壮年外出打工,越来越多的孩子不知道如何看待和了解自己的家乡,越来越多的留守老人面对文化和技艺的失传痛心疾首。

在同济大学师生的努力下,以儿童为载体的乡土文化振兴方案日渐清晰:“乡土文化夏令营”“老屋故事”“甲马传说”“古村小导游”“诺邓展览创变营”“乡土教育课程盒子”“古村传承人培养计划”“宝藏故事会”等课程活动,让诺邓孩子的心中埋下了知乡、爱乡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带动下,活动辐射到家庭、社区,关于村庄的记忆与情感也被唤起,村民们从讲述者转变为乡村文化的建议者、宣传者、守护者。

“公益不是单纯的给予或是帮助,更应该通过寻找可替代性方式,促进当地的内生发展。因此,想要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承,需要最大限度发挥文化的价值,唤醒更多人的文化自觉,真正实现乡土文化的可持续传承。”团队成员彭婧表示。

同在彩云之南,乡土的文化记忆被诺邓居民拾起,“原住民”的生活样态也重新回归了阿者科。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哀牢山区东观音山腰间的阿者科村古朴静谧,看似与过去一样宁静闲适的阿者科,实则发生着深刻的变化——3月1日,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博士生杨兵转发了一条微信:“阿者科计划”入选《中国减贫密码》纪录片旅游扶贫案例。

阿者科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哈尼族聚落之一,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但却是云南省元阳县典型的贫困村,面临着空心化困境。2018年起,中山大学发挥旅游学科优势,由旅游学院保继刚教授团队联合当地政府发起“阿者科计划”公益援助项目,对阿者科村作出科学规划与统一管理,希望通过培训村民发展乡村旅游,实现脱贫致富、遗产保护和乡村振兴等目标。

小马嫂终于成为一名称职的阿者科向导,独立、自信、大方、从容地向游客介绍自己的家乡;马阿嫂已经会熟练地写自己的名字了;卢阿嫂每日记账时涂涂改改,总是出错,到后来可以工工整整地核对记录旅游账本……师生们相信,留在村里的阿嫂们一定能成为阿者科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阿者科乡村旅游正在成长。

“我希望有家的地方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有家!”高阿嫂以前一直与丈夫在外打工,现在的她很开心可以在家附近上班,可以照顾老人和小孩,不让小孩成为留守儿童,为自己家乡工作也更有动力。

高校如何发挥智力优势,让乡土文化焕发内生力量?“第一是探索可以开发的产业,科学论证价值,市场化运行;第二是充分挖掘当地文化,提升附加值;第三是运用文化传媒、互联网等传播形式推广出去。”高佳树这样总结。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乡村振兴,依旧在路上。道阻且长,但他们的目光始终有神;任务繁重,但他们的脚步始终坚定。带着梦想、带着初心、带着坚守,中国扶贫“高校方案”凝聚着师生们的青春、热血、智慧、胆识……他们见证着改变,也在乡村的广袤舞台上开拓出学习、实践、科研、服务社会的新天地。

(本报记者 周世祥 靳晓燕 唐芊尔 刘茜)

链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1-03/16/nw.D110000gmrb_20210316_5-01.htm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