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新任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沪谈高等教育发展

来源:   时间:2003-06-11  浏览:
新任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近日在上海接受了中国教育报记者专访——
  记者:年初,教育部批准了上海实施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您看好上海的这次试验吗?

  吴启迪: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上海市实施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是我国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行省级政府统筹教育的又一大胆探索,其意义在于通过以省级政府统筹教育管理的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使省级人民政府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范围内行使中央政府主管部门的部分职能,承担部分职责,根据上海的条件和特点,加大教育改革力度,促进教育发展步伐。同时,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有利于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有利于落实高校依法自主办学权,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中央授权上海进行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心,体现了中央政府对上海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作出更大贡献的高度信任和殷切期望。同时,也是对上海实践“科教兴市”战略,实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城市之一的发展目标,所给予的强有力的支持。

  教育部十分赞成上海进一步加大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除在有些具体细节上还要和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外,教育部原则上都将予以积极支持。因为上海是有条件进行教育综合改革的。教育部也正在研究如何建立起我国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在这方面,上海的实践都将成为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记者:您曾担任多年的大学校长,对高等教育非常熟悉,您是否可以对上海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些希望?

  吴启迪:多年来,上海一直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不断进行着教育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所以上海教育始终走在全国前列。要充分利用这方面的条件和基础,发挥优势。一方面应该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上予以关注,并进行努力;另一方面,就是我刚才说过的要在建立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上作一些尝试。对上海来说,如何进一步重视并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记者:为什么这么说?

  吴启迪:重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要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社会(或市场)对适应生产、管理、服务和技术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需求必将大大增加。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人才市场的需求及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的经历与经验都证明了这种需求的存在。在这方面,国内许多部门和专家已进行了长时间深入的调查研究,都感到中国迫切需要发展高职教育,认为高职教育发展应成为我国当前和相当一段时期内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之一。中国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范围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既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又为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应该相信,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大有前途的。

  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不能依靠那种粗放型的、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来提高生产力,而应该走发展内涵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上海来说,要成为既有发达的服务业,又有强大的基础产业和制造业的综合性、现代化城市,就要走一条以高效益、高技术、低能耗、少污染、广就业为标志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种发展战略的要求也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对上海极其重要。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而目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短缺的,这一层次人才的培养就要靠高等职业教育。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高职要发展不能光靠学校和教育部门本身,更要与劳动保障和人事部门共同联手,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接受高职教育学生的就业问题。因此,我们强调面向就业的、产学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的问题。

  记者:您在同济大学任职10年,同时您又是上海第一位通过民主推举产生的大学校长,担任8年校长之后,您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吴启迪:最大的感受就是这10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变化最大的10年,我亲身经历了,这是一件幸事。这期间又有两点是感触最深的。

  一是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它实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上升到2001年的13.3%。到2002年末,这个数字已近15%,初步达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标准。3年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增长了近一倍,创造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中国仅用短短几年时间,就走完了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完成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到大众化的转变。扩招为数百万原本无望上大学的孩子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的普通老百姓子女圆了大学梦,使高中阶段毕业生升学率从1998年的40%提高到了2001年的65.5%。高校扩招极大地调动了全社会投入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在投资和消费的双重效应中,促进了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的联动发展。从1999年到2001年,国家累计安排高等教育国债资金70多亿元,拉动各方面配套投资120多亿元;扩招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使得社会化资金大量涌入。据初步统计,仅学生公寓建设一项,就拉动330亿元的社会资金投入。

  二是出现了一批综合型大学。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场高校管理体制改革,通过高等教育资源的重组,形成了一批学科更为综合的学校,促进了学科的综合交叉,优化了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环境。同时,又通过“211”“985”工程的支持,在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方面成绩显著,一批具有标志性、突破性的重大成果应运而生。在若干年或几十年之后,这一改革的成果将会进一步显现。

  记者:综合型大学的形成,同济就是一个例子。在同济大学担任校长期间,您成功完成了两次跨部门跨行业的合并,现在同济大学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综合型大学。您是否认为您担任校长的这段时期是同济发展最快的时期?

  吴启迪:我并不这样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同济大学的发展也是这样。一任任的校长为同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济的发展离不开这些基础,同时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在中央的果断决策下,同济是抓住了一些机遇,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实际上也会留下一些问题。我认为个人的力量在学校发展中是微弱的,因为大学是一条历史的长河,它的持续发展是更重要的。

  记者:最后请问,您担任教育部主管高教的副部长后,将重点关注什么?

  吴启迪:一句话,也就是教育部提出的新八字方针,“巩固,深化,提高,发展”,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教育报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