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校园健身 健康第一

来源:   时间:2003-06-11  浏览:
王健是上海西区某中学的一名高二学生,每天下午4点钟放学后,他总要换上运动服来到校内操场,与几位有着同样爱好的同学打上一个多小时的篮球。
像王健这样,课余之后经常参加健身锻炼的中学生在申城还有许许多多。全民健身,推行“人人运动计划”,重点在校园。据悉,上海市有160万中小学生,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占85%,各区县初步形成了具有本地区特色的课外文体活动内容和形式,形成一个人人健身的良好局面。与此同时,在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体育教学的进一步改革,保证了绝大部分学生每天都能参加体育锻炼,各项体育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
“健康第一”理念深入人心
上海市教委曾在中小学生中做过一次问卷调查,“最感兴趣的”课目,体育课排在第一位;“最喜欢的”课目,体育课在“内容与形式”上得到的评价很低,学生们提不起兴趣。
有一位国外体育教师在观看了一所中学的体育课后说了这样一句话:“他们上的好像不是体育课,而是一堂军训课。”
为此,上海市教委等有关部门专门对体育教学做了深入调查并制定出相应的改革举措,新编写的《体育与健身》教材逐步推广。
大境中学的改革比较成功,他们提出了“不按口令”、“自主管理”、“自主选择”、“满足兴趣”的教学原则,将学生视为课堂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自锻能力,在乐于运动中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经过学校一个阶段的实践,“健康第一”已逐渐深入人心。在教学内容上,学校推陈出新,大胆引入符合当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现代体育运动新项目,如软式排球、跆拳道等,努力在体育课上实现健身、健心和启智的课程功能,使学生的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多样,学生喜欢,气氛活泼、精神振奋。
健身,体育教学延伸至课外
上海的大学校园拥有良好的体育运动设施,部分已经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以复旦大学为例,已经建成的南区体育运动场,涵盖了足球、网球、游泳池、乒乓房等10多个场地,为百年校庆而建的体育馆将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复旦南部一个校区,体育场馆建设费用将达到2亿元人民币。
有此完善的设施条件,复旦大学的学生健身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每年除学校定期举办各项比赛之外,每个院系都要举办不同形式的中小型比赛。在规模上形成了学校、社团、院系三级健身与竞赛模式。其中,复旦大学仅各单项体育组织如足、篮、排等项目就达到了27个协会。据该校体育教学部负责人王方椽介绍,目前复旦大学已经做到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的健身锻炼规模。
作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全国试点单位,复旦大学将日常体育教学延伸至课外。目前该校已将学生的课余锻炼纳入了教学范围,其中80%课内、20%课外,无论课堂教学还是课余活动都由教师指导、考勤,使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通过刷卡累计的形式被计入学年学分。这样既淡化了体育考试,又培养了学生终身锻炼意识和习惯。现在,复旦大学的学生在寒暑假仍然可参加体育课学习,学生健身锻炼的时间明显增加。
形成人人锻炼的好氛围
今年春夏,正值全民抗击非典的非常时期,申城的高校没有放松校园的健身工作。作为全国高校群体工作先进集体的同济大学,今年4、5月期间大力开展小型多样丰富多彩的室外体育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尝到了健身的甜头。在该校一张群体活动安排表上,化整为零排列了数十种体育比赛项目。这些小型活动都是以院系为范围,以寝室为单位。在防范非典的特殊时期,健身活动极大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并形成了各系有比赛、人人都锻炼的良好氛围。
校园健身活动不仅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而且在广大教职员工中也引起了极大反响。市教委前不久组织了一次针对教师的“健美操培训班”,原本准备了50个报名名额,结果一下来了300多名男、女教师。在同济大学,广大教职员工每周都有一次集体锻炼活动时间,尤其是广受欢迎的乒乓球、健美操房,经常可看见活跃在此的教师身影。
人人运动,喜爱、学会、参与体育运动,构成了沪上校园的一道风景。

同济大学校园内小型多样的健身活动吸引了众多同学。


《文汇报》2003.06.10 版次:8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