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考察船上“练”出真知 ——访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研究中心翦知湣教授

来源:   时间:2003-06-09  浏览:
一个生长于内陆的维族男儿,几乎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了蓝色的海洋研究上——他就是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研究中心的翦知湣教授。
这位年仅37岁的博士生导师,16岁上大学,27岁拿到博士学位,曾作为洪堡学者赴德国深造,多次参加国际古海洋学航次考察,在南海、冲绳海槽和西太平洋的古海洋学与微体古生物学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国际等级的创新成果。可谁知道,当年翦知可是并不情愿进的北京大学地质系。他原想成为一名化学家,可是高考却让他和地质打起了交道,从小的理想变得遥不可及,他情绪低落了好一阵子。
当他进入地质系古生物与地层学专业后,却不禁对海洋地质和古生物产生了兴趣。于是,本科毕业后,他千里访名师,拜在我国海洋研究权威、中科院院士汪品先先生门下。汪院士给了他极大的影响,他“甘居清贫,埋头学问”的精神也成了翦知的座右铭:早上很早就到实验室,晚上12点才离开;学问从海上采样、室内分析和镜下鉴定做起——他坚信,只有第一手的材料、第一手的数据,加上创新开拓的精神和开阔的思维,才能做出好学问来。
为了得到最好的实验材料,翦知湣积极参加各种国际古海洋学航次考察。1994年,他踏上了中德合作“太阳号”95航次的南海考察大船;1997年,他登上法国的玛利亚·杜弗莱丝号考察船,参加国际海洋全球变化研究(IMAGES)第三航次的西太平洋和南海考察;1999年,他又作为中国科学家第一次登上大洋钻探考察船,参加了中国海的首次大洋钻探(ODP)第184航次。
船上的生活辛苦而单调。每次出航,翦知都必须每天在船上的实验室里工作12小时以上,加上前后的准备工作,每天工作不下14小时。但是,他觉得机会宝贵,辛苦值得。因为“几乎全世界所有这方面的专家都聚集到了考察船上,天天和大师们一块儿吃饭、聊天,可谓长进神速。要知道,那些人平时想见一面都很难!”翦知湣说,1999年ODP184航次时,在中国南海采集了不少质量很高的岩心材料,用它们测得的数据,至今还在被许多科研和石油勘探单位使用。他说,他自己就是从考察船上“练”出来的,所以他总寻找一切机会,将学生送上考察船,让他们在科研的第一线经受历练。
近年来,翦知湣负责主持了十多项国家和部委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了7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14篇署名第一作者的论文被SCI收录,并被多次引用。各种荣誉也接踵而来,1998年他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和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0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200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2年当选“上海十大杰出青年”、并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面对荣誉,他坚持自己的追求:不断开拓自己的眼界,有朝一日能够从学科发展的高度去认识、指导具体的工作。他称之为“识大局”,他觉得只有做到这一步,才算成为了真正的学者。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