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解放日报】着眼周边,引领“环同济知识经济圈”

来源:解放日报   时间:2020-12-25  浏览:

■本报记者 彭德倩 通讯员 黄艾娇

嫦娥五号再次成功实现月面软着陆,凝聚着无数科研工作者的智慧和心血,其中包括同济大学测绘、土木、信息、物理等多学科教师组成的研究团队,他们凭借多年自主研究的遥感空间信息可信度理论方法,以高可信度探测出月石月坑障碍,助力嫦娥五号完成高难度落月……五年来,学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持续纵深推进科学研究。

资助原创性研究

统计显示,近五年来,同济大学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580项,2020年获批数比2019年增长11.8%,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数据背后,是学校积极创新科研管理的体制机制、努力提升教师基础研究能力所作出的改革与探索。2017年,“基础研究能力提升计划”启动,遴选、资助一批具有科研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开展科学前沿和基础领域“从0到1”的原创性研究,尤其鼓励通过协同交叉解决重大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支持引领新兴产业与新业态发展的技术创新。

一批前沿科学研究基地纷纷落户同济大学。2018年,同济大学获批牵头建设海洋领域唯一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家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系统。2019年,“智能计算与应用”同济大学数学中心成立,努力抢占数学基础研究创新制高点。同年,作为两个国家级干细胞库之一的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在同济大学揭牌。“十三五”期间,学校新增33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基地。

同时,同济学者在城市建设和有机更新、防灾减灾、深空探测、深海探索、交通运输、绿色环保、精密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基础研究原创成果接连涌现,产出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7项,其中包括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将社区变成创新链源头

依托大平台、承担大项目、凝聚大团队、催生大成果,学校开展有组织的科研,主动服务国家“急难险重”,在学校层面强化以重大工程为导向的统一谋划、组织、协调与全链条管理,多学科集成开展重大组团式科研攻关。

港珠澳大桥烙上“同济印”。同济大学一批知名教授科研攻坚,啃下一块块“硬骨头”,在港珠澳大桥建设的关键时期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同济大学也在第一时间响应雄安新区建设,充分发挥建筑、规划、管理、交通等学科优势,成立同济大学雄安未来城市研究院,从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为新区建设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雄安新区管委会多次给同济大学发来感谢信。

五年来,同济大学着眼身边,深入校园周边的老社区、老弄堂,研究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需求,改造社区业态,将社区变成创新链源头,引领地区产业转型。“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年产值从2016年的327亿元增至2019年的460亿元。

师生创新成果接连问世

今年9月,同济大学与上海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联合发布7项人工智能研究成果,涉及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全域精细感知技术、高实时一屏集控数字孪生管理系统、城市运行重大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体系框架等。

以人工智能赋能,实现多学科交叉,师生创新成果接连问世。一种体积微小、载有溶栓剂药物的仿生手术机器人,在外加磁场的指挥下,聚集在血栓部位,产生热和力场,成为高效的微血管血栓“清道夫”。它由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微纳无人系统研究团队经医工理深度融合、联合攻关研发而成,可用于医疗靶向微血管溶栓。今年5月,这一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先进材料》。

今年8月,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建设项目开工,将建设陆海空天自主智能体及多体集成研究中心、下一代器件和算法研究中心、无人系统应用技术研发平台。

链接:https://www.jfdaily.com/journal/2020-12-25/getArticle.htm?id=306092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