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新民晚报】外滩教育论坛特设科创专场,汪品先院士寄语青少年:没了好奇心,也就没了创新灵感

来源:新民晚报   时间:2020-12-14  浏览:

首席记者 王蔚 陆梓华

做一名科学家,需要什么样的潜质?怎样让青少年时代的好奇心保持得更长久些?中小学生参加科学探究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1213日上午,外滩教育论坛特设科创专场,主题就是“探秘未知 保护你的好奇心”。

本次论坛由上海市教委指导,上海市教育学会和新民晚报社共同主办,上海科技馆协办。论坛通过新华网、中国教育在线、东方网、澎湃、新民网进行了直播。

“小院士”提问大院士

有意思的是,此次科创专场论坛“一大一小”的特征十分鲜明。请来的主讲人是84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院教授汪品先,讲的是中国科技从弱到强不断壮大的大问题。与大院士对话的,是五爱高级中学高三学生高建瓴和格致中学高一学生刘文舟,他俩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上海青少年科学研究院小研究员,人称“小院士”。

“海底还有没有孕育出新的生命、衍生出新的物种的可能呢?”“是什么在支撑着您那么大岁数了仍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拼搏?”……“小院士”向大院士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发自内心的。在高一时曾对科技活动十分痴迷的小高同学,到了高二时,探究的热情却降温了,因为功课多了、考试多了。这也让他常常自问,难道学习就是为了多考几个高分?难道参加科技活动就是为了比赛获奖?

而小刘同学一心想的是如何在青少年科创活动中不断挑战自我。她说,自己虽是女生,但上了初中后就喜欢上了航模,本市的比赛基本上都可以轻松夺冠,在参加全国比赛时就给自己加压,每一个零件都加工到极致。

上海科技馆上海科学传播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娴在论坛上不无忧虑地说,曾在全市百余所学校做过调查,尽管科技馆的项目和活动十分有意义,也特别吸引孩子,但前来的青少年以小学生居多,初中生来得比较少,高中生基本上不来了。

好奇心是创新前提

随着年级的增高,参加科技探究的兴趣却在减弱,这种现象引起了大院士的蹙眉。汪品先说:“同学们如果真的想做科学研究,就必须永远保有一颗好奇心。科学具有两重性,作为生产力,科学是有用的;作为文化,科学是有趣的。科学的源头在创新,而科学家的好奇心,正是源头创新的文化基础。”

在汪品先看来,失去了好奇心也就失去了创新的灵感。“和艺术一样,原创性科学需要有灵感的触发。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是他在澡盆里发现的;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的雏形,最早是在他的梦里出现的;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产生于环球航行的游轮上。智慧的灵感犹如闪光,可以稍纵即逝。”汪院士告诫孩子们,对于科学、对于创新,不能冷若冰霜,要有热血,心中要始终有一团火焰。好奇心是创新的前提之一,科学创新并非随地都是,是要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的。在青少年时代,好奇心往往会碰到不同的境遇,比如,孩子们提出了一个奇思妙想,有时却会招来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应试教育习惯于按照趋同性思维出题,要求学生给出同一个答案。这与培养科学思维、培养创新素养是格格不入的。

科学探究需要积累

两年前,汪品先以82岁的高龄做了一件很“酷”的事情——搭载4500米载人深潜器,于9天内在南海完成3次下潜。他说,这是萦绕在心头近半个世纪的深海梦。圆梦,和年龄无关;保持好奇心,是他一辈子要做的事情。“好奇心不等于胡思乱想,因为梦想是不需要学习和探究的,而真正做科学研究,是需要有相当长的学习积累过程的,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非常艰辛的。科学探究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家长,不是为了好处,不是为了名气。”他说。

对于大院士的寄语,宋娴说,综观近十年来参加创新大赛的青少年,他们都有三个特质:一是平时都比较重视参加课余科创实践活动;二是带着问题去探究,善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三是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强,对自己有着高目标、严要求。此外,他们的家庭也十分支持孩子参加科创活动,父母也很善于保护和鼓励孩子的好奇心。

上海科技馆副馆长缪文靖在论坛致辞中说,全社会都有责任共同培养和提升青少年的创新素养。这些年来,上海科技馆特别注重社会联动,打造集馆校、馆研、馆际、馆企等合作于一体的“科创教育共同体”,累计签约合作学校达216所,覆盖全市16个区,培育中小学教师近400人次,馆校合作模式正在全市不断扩容和升级。

链接:https://paper.xinmin.cn/html/xmwb/2020-12-14/6/89500.html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