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人民日报】参与修复新天地、外滩源的同济建筑女神走了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20-06-12  浏览:

“深切缅怀永远优雅的罗先生”“我想重温《外国建筑史》”6月8日,95岁的罗小未教授仙逝。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师生的朋友圈,满是悲情。

年轻人称她为同济建筑系“女神”,当年她却是女教师里惟一被称为“先生”的。国内建筑学专业,没人不知道罗小未;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介绍西方建筑的书籍与文章,也很容易碰到这个名字——对一个从事60多年建筑历史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学者,这或是最高肯定,也是最好的纪念。

国内首开《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课,主编近10种教材,数十年后才“见到老朋友”

罗小未,祖籍广东番禺,1925年生在上海,1948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建筑系,1951年起在该校讲授外国建筑史;1952年院系调整,成为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历史与理论教研室创始人,从此专注于建筑历史与理论人才培养与科研,数十年从未间断。

在国内,罗小未首开《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课程。建筑史跨多学科,编教材是个浩大工程。在文献资料极其有限的年代,罗小未自编教材和图册,收集图片,制作幻灯片,建立教学档案,相继主持编著《西洋建筑史概论》(1955年)、《西洋建筑史与现代西方建筑史》(1957年)等近10种相关教材,影响遍及全国建筑专业。

无法赴国外实地考察,罗小未只能勤啃书本。比文字更难得的,是图像。1961年出版的《外国建筑史参考图集——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建筑史附册》,1963年出版的《外国建筑史参考图集——原始、古代、中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建筑史部分》,都由罗小未等老师长期的活页图片积累而成。

改革开放之初,罗小未终于出国交流,实地考察一处处她讲了数十年的世界历史建筑,“就像见到老朋友!”她迎来职业生涯的黄金时代——应邀赴国内各大建筑院校,一张张老照片定格了她激情开讲的身影;组织编写建筑院校统编教材《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以及《外国建筑史图说》,被持续使用,前者成为全国300余所建筑院校共同认定教材。从1983年起,罗小未还在同济开设《建筑历史与理论》课,最初是选修课,后来成为面向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全院研究生的必修课。

悉心培养提携后进的罗先生,在他们生命里留下了深刻印记

罗小未总是一脸灿烂的笑,衣着讲究,气质优雅,讲台上的更是神采飞扬,同学们尊称她为“罗先生”。

“这一称谓表达了学生发自内心的敬重,对学识的敬畏”,郑时龄院士说。

郑院士至今保留了大三时罗先生主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的一份课堂作业和先生批语——认为这篇文章可以发表。

“这个鼓励让我从此热爱建筑历史和理论。”1978年,郑时龄回到同济攻读硕士学位,又在建筑历史课聆听先生教诲;1990年起,更师从罗先生攻读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学位。

上世纪90年代博士毕业后,常青来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正是罗小未教授。“她不仅在专业教学和研究上出类拔萃,给人以深刻启迪,谈笑间也总能让你感受到‘世事洞明皆学问’的道理。”常青院士说。

“这些年来,对我学术成长中影响最重要的一个人就是罗先生。”伍江教授说,罗先生的学术研究具有强烈的开放性、时代性、开拓性和深邃的思想性,我们应该将其学术思想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执教同济近70年,罗小未以严谨学风影响着学生,也总在国际交流中积极引荐后辈。她悉心培养的大量本科生以及数十位硕士、博士研究生,都成为建筑、规划学界和业界的重要力量。她建立了四代人组成的建筑历史与理论教学及研究团队,退休多年,她的教学传统仍持续产生广泛影响。2006年,中国建筑学会授予她“建筑教育特别奖”。

从学生们提供的一张张老照片,能看见她眼神里的光热、身姿的倾侧、手势的急切……卢永毅教授说,“罗先生给学生的影响,不仅限于学术与教学”。她热爱生活,强调广泛兴趣和良好修养是建筑历史专业教师的基本素质。她从小就学过芭蕾,当过羽毛球队队员,还曾被国立音专声乐系录取。

罗小未与李德华教授相爱相知一生,伉俪情深。2017年3月,由校友捐资的“李德华罗小未设计教席”启动。此后,学院每年邀请国内外建筑、规划、园林领域各一位设计名家,执教本科生或研究生一个学期的设计课程。

引介国际建筑学术思想,推动我国现代建筑发展进程      

1980年,罗小未在《建筑师》杂志发表《格罗披乌斯与“包豪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莱特》4篇文章,向国内推介一批现代建筑奠基人。此后撰写的《西方五、六十年代的建筑思潮》《谈西方现代建筑师的分代与建筑分代》《运用符号分析学,“阅读”非洲当代的城市》也相继发表于《世界建筑》《建筑学报》。

“引入世界建筑的学术思想和先进经验,并非‘崇洋媚外’,而是推动我国重启建筑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有建筑历史学家这样评论。罗小未加快了中国建筑打开国际视野,追逐并最终融入世界建筑思潮的进程。

罗教授先后在欧美多个城市和十多所著名学府访问、讲学和学习,采访了数十位西方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凭借第一手资料和引领性研究,她首次将西方现代建筑成就以及当代建筑的各种思潮和流派梳理引介国内,学界认为,“这对国内建筑教育,更对推动国内建筑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罗先生扮演了东西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她的弟子说。罗教授在国外的系列讲座,聚焦中国传统建筑、古典园林以及中国空间思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播作出可贵贡献。

在国内,她是最早提出外国建筑史研究必须打破“西方中心论”的学者之一,很早就把目光拓展到西方之外的伊斯兰建筑、第三世界建筑。在为20届国际建筑协会大会编辑出版的《20世纪世界建筑精品集锦》中,罗小未与多位世界著名建筑理论家担当主编。1998年,她被评为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会士。

她主张以论带史,创导建筑理论、建筑史和建筑批评三位一体,坚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批判态度。上世纪80年代初,她对上海某些宾馆追求全玻璃幕墙的“现代化气息”,提出“决策前必须知道全玻璃幕墙的利和弊”。高楼快速发展之初,她对高层建筑包含的城市问题和建造技术以及节能、造价问题展开学习讨论,力图理性思考。

她注重学术发展,1984 年就创办了重要学术刊物《时代建筑》,在创刊号发表《贝聿铭建筑理论初探》。1989年,她在《建筑学报》上发表的《建筑评论》,奠定了建筑批评学的理论基础。2015年出版的《罗小未文集》收录了西方建筑史、建筑理论、建筑史研究、城市文化和建筑遗产保护、教育思想等方面论文数十篇,充满学术开拓气息。

上海历史建筑保护改造背后,也刻印着她的名字  

“城市要有个性,城区也要有自己的个性。最好、最有价值与最现成的个性,便是该地区与生俱来的历史文化特色。这些特色既非他人所给予,也非他人可以取走或拷贝的。因而在规划中如何充分利用与发挥这些个性与特色的潜力,如何协调旧城改造和历史风貌区保护之间的关系,如何在保护本地区历史文脉的基础上推动老城区的功能升级,成为本规划研究能否成功的关键。”

这段文字,摘自罗教授主编的《上海老虹口区北部昨天•今天• 明天——保护、更新与发展规划研究》,她担任这个研究项目的负责人,《上海建筑指南》《上海弄堂》《上海新天地——旧区改造的建筑历史、人文历史与开发模式的研究》等一系列专著,是她研究上海近代城市与建筑的经典文献。

罗小未教授长期担任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从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作为上海近代建筑与城市研究以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驱,她在上海历史建筑保护中,留下独特的贡献。她主编和参编的一系列相关专著,成为上海历史建筑保护指南,对推动社会重新认识历史建筑的价值,意义重要。她还为上海建立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发挥重要作用,直接参与指导了几乎所有关于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立法保护与建筑再生的实践工作。

在历史建筑保护设计上,她也有大量工程实践成果。她是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顾问,多次获得全国和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广受关注的淮海路历史风貌保护、外滩信号塔保护,外滩3 号、6 号、9 号、12 号和18 号的修复改造,马勒公馆、新天地、外滩源的保护改造项目,都凝聚着她的智慧。

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5596202/5516752?from=groupmessage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