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新民晚报】市十医院两周发明口罩敷贴 呵护战“疫”勇士的“最美勋章”

来源:新民晚报   时间:2020-02-25  浏览:

1574708213.jpg

医护人员正在试戴敷贴 采访对象提供(下同)

自抗击新冠肺炎阻击战打响以来,一张张医务人员面部的特写照片感动着我们。由于长时间佩戴口罩、护目镜而压勒出的一道道压痕、红肿甚至破溃,被誉为“最美的勋章”,却让人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怎样在不影响防护性能的同时,又能避免压痕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临床一线工作者与研发企业联手,在上海市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专委会和同济大学医学院专利研究与转化中心搭建的平台上通力合作,成功推出暖心发明——头面部防口罩压疮保护敷贴,不日即将投入量产。

最美勋章 看似美丽却有隐忧

口罩虽然轻薄,但由于需要严密贴合面部达到防护效果,加之面部轮廓的个体差异,长时间佩戴难免会对颧骨、鼻梁、面颊、耳朵等部位造成压迫。更不用说抗疫一线医务人员使用的与面部更加贴合、气密性更佳的N95口罩和护目镜了。

一道道压痕被誉为医务人员“最美的勋章”,但是实际上压痕不仅会引发疼痛,还会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回流,时间久了难免会引发压疮,轻则充血、水肿,重则引起破溃。因此,如何避免或缓解口罩压疮,成了战“疫”一线医务人员最现实的需求之一。

有的医务人员无可奈何之下,用创可贴来做充当“缓冲垫”,但一来效果有限,二则有可能影响口罩的气密性,可能因此导致感染。

967429609.jpg

暖心发明 灵感源自临床需求

为了抗击疫情,市十医院派出了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还有一大批医务人员奋战在本院发热门诊和留观病房。在与医护人员的日常交流中,市十医院副院长李济宇了解到,他们普遍受到口罩、护目镜的压迫问题困扰。

如何解决小口罩引起的大麻烦,更好地关爱医护人员?2月初,在市十医院党政班子的安排下,由副院长李济宇牵头,联合研发企业成立了“头部防压疮保护敷贴研发项目组”,争取以最快速度完成研发、设计和生产,第一时间解决在一线苦战的同袍们的痛苦。

为了寻找准确的压迫点,研发团队自己佩戴护目镜和口罩,寻找压力点及压迫范围,往往一戴就是一天。为了最大程度提升舒适度,研发人员把水胶体、硅凝胶、压敏胶等材质全部贴在脸上不同部位进行“人体试验”,往往一贴就是24小时、48小时,最终选定了皮肤过敏性弱,缓冲效果好并可吸汗的凝胶泡棉复合结构作为敷料材质。

敷料材质中,外层的PU膜既防水又透气;中层的高分子材料可有效吸附人体呼出的湿气,避免因洇湿口罩而造成防护性能下降;内层的硅胶材质既可提供富弹性的缓冲,又避免了普通橡胶材料有可能带来的过敏反应。

产品研发设计完成,充分考虑了抗疫医护人员佩戴护目镜及N95口罩时,在两侧脸颊、鼻梁、额头、耳后乳突等部分承受所会承受的压迫性损伤,通过在不同部位的蝶翼形、月牙形造型设计,既可充分保护面部组织免受压疮,又兼顾了敷贴牢固性及舒适性,并可确保长时间敷贴后撕下不会有撕拉的痛感。

1600094438.jpg

十院智慧 解决战“疫”一线痛点

2月21日,第一批样品打样完成,昨天下午,距离研发组立项仅仅两周后,在市十医院的发热留观病房清洁区,严喆护士长和高美丽护士成为第一批试用的医务人员。

从抗击疫情刚开始,她们就奋战在一线,拿下口罩时,颧骨上露出了深深的压痕。在研发人员的帮助下,她们戴上了鼻贴、额贴和耳贴,然后再套上口罩和护目镜,一下子感觉舒服了很多,笑容也更加的自信和从容。

目前,李济宇副院长担任上海市医学会医学科管专委会的主任委员,长期致力于临床医生创新发明的产品转化、惠及患者。他表示,市十医院在市卫健委、申康医学发展中心和同济大学等的支持下,积极寻求市科委和市医学会的指导和支持,正向全市医务人员发出倡议征集,让更多的“抗疫实用技术方案”通过遴选,尽快地形成产品。“头面部压疮敷贴”的设计和成品,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坚持从一线战场需求出发、以一线战场应用为导向,解决战“疫”医务人员的痛点。

该项发明设计目前已完成专利申报和研发企业转让,即将以最快的速度投入量产,第一批产品将免费供应武汉抗疫一线,为战“疫”贡献十院智慧。

(原文链接:https://wap.xinmin.cn/content/31669357.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