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新华社】我在方舱,与病患同舟共济!——三位上海医生的“方舱日记”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20-02-13  浏览:

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上海东方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队员们高速运转、紧张忙碌。忙碌间隙,他们向上海传来前方的医护工作点滴。

——“穿上这套防护服,手脚就是笨笨的。”救援队赵黎明医生说。赵黎明在方舱医院内的工作主要包括收治患者,病史、服用药物等的问询处理,给予一定的药物治疗,同时与他们进行交流,给予一定的心理治疗。病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再不用到处求医了”。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24岁的小伙子,他的外婆患新冠肺炎去世了,妈妈染病住在另外一家医院,父亲和他住在我的值班病区。我刚接触时,小伙子情绪低落,我一边去安慰一边打听他妈妈的情况,晚上小伙子听说妈妈情况好转后,情绪开始好起来了。”赵黎明说。

——黄国鑫是救援队药剂师。“药房这几天主要是给抗病毒的中成药,如连花清瘟胶囊、中药方剂。”他说,夜班从9日晚8点一直上到10日早8点。“中药用来抗病毒,都是当天熬制,当天分发到方舱医院里的。”黄国鑫说。

听说有病患反映效果不错,他激动地说道:“那太好了,经历黎明前的黑暗,曙光就在眼前。期待早日脱去口罩的那一刻,感受樱花的绽放!”

一个夜班,黄国鑫所在的药房就装了超过1500袋汤剂,每袋200毫升。经他手发放的汤剂就有300多袋。

“战士,就必须冲锋。”他说,救援队就是战时的样子。快速集结、快速进入战斗状态,快速获得战场的主动权、控制权,长期以来就是这样训练的,所以药品分类归档迅速派上用场,那都是小事情。

——救援队队员华晶值守B厅,他的工作是要完成患者病情的评估、病历的书写、医嘱的开具以及所有病人的安抚和特殊病情的处理。

“我发现,最要紧的就是如何更有效地管理这种大客厅式病区。”喜欢思考的华晶说,不仅要加强医护对流程和系统的熟悉,还要发动群众,让患者学会自我管理。华晶已经发现,病区中有几名年轻白领患者,个人素养不错,且有管理经验。他提出建议,把他们选成寝室长,医护管理会更加方便。

(原文链接:https://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8871416?channel=weixin&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