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世界水日”话“科普”

来源:   时间:2003-03-22  浏览:
 “世界水日”话“科普”
景学立

为了提高人们惜水节水、保护水资源及各种水利设施的意识,以保证日益发展的社会人口及经济增长对水资源的需要,减少各种水患,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于1993年1月18日决定每年3月22日为“世界水日”,集中开展有关“水”的宣传教育活动。今年的第十一届“世界水日”即将来临,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时机切实进行有效的宣传教育。
回顾过去,由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投入,在开发水源、改善水质及水利设施上已取得了不少成就,人们的惜水节水、保护水资源及各种水利设施的意识也有所提高。但在我国“水法”颁布已十五周年、“世界水日”已十一周年的今天,我国公众的“水”意识水平还是极不适应的。至今不少公共场所的“自来水”哗哗流失而无人问津,水利设施人为破坏现象时有出现,下水道常遭堵塞,稍有大雨即成“水漫金山”、且很久不退,为监测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幅度而设置的标志也难以保住,江河湖海中的垃圾污物随处可见……
为什么到现在还会出现这种令人惊讶和遗憾的状况呢?这不能不主要归咎于我们对全面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还抓得不够。各种有关“宣传教育日”或“节”仅停留在标语口号、表面形式和一般化走过场上。人们并未真正从中获得有益的有关科学文化知识,弄懂基本原理与意义。就拿“惜水节水”来说,应该告诉人们浪费了水会造成什么恶果,不仅仅是几个钱的问题。其他如爱护水利设施、大气环境、海洋国土资源及自然遗产(包括地质遗迹)等也是如此,只有让人们懂得了科学道理才会自觉地变成实际行动。离开了这一点,可以说再有严格的管理,其效果也是不会很理想的。这里不妨引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证明这一点,有一次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质遗址工作组中国执行委员潘江在英国威尔士野外蹲在地上观察泥盆纪地层及化石,一个英国乡村小女孩路过该处就问他在找什么,他说我在观察泥盆纪地层及化石,那小女孩就马上滔滔不绝地说,泥盆纪是鱼的世界……我们都非常喜爱和保护这些化石和地层。一个乡村小女孩有这么高的文化科学素养,成人也就可想而知了。该处除了一块写有“泥盆纪化石”的标牌,别无所有,更不见什么“禁止破坏”的警语,但它们却安然无恙。
所以,大力开展科普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治水治源头”的根本,也是极其迫切的任务,绝不能等闲视之!
(作者是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

《解放日报》 2003年03月21日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