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外滩溯源 ——写在“外滩源”保护与开发工程启动前夕

来源:   时间:2003-01-11  浏览:
为什么,我们不可以这样想象——
把外滩公园的围墙拆了,把对面原英领馆的围墙拆了,再把那一段河边路边所有陋房简屋也拆了,让花与树连成一片,让水与陆汇成一幕,让心与景融成一体,让浦江岁月的涟漪流入现代城市生活,润泽每一方渴望精神家园的心田……
我们就这样想了!我们要这样做了!
2003年元月,标志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进入实质性阶段的“外滩源”保护与开发工程,呼之欲出。
这里是风华绝代的外滩万国建筑之源;
这里是兼容并蓄的申城海派文化之源。
“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它还依旧诉说。”果戈里这样吟颂。确实,没有哪一种文化形态能够像建筑那样,如此长久地震撼着人类的心灵。
在“外滩源”保护与开发项目启动前夕,记者倾听申城学者,追溯凝固在建筑之上的文脉,为外滩溯源,为浦江溯源,为上海溯源。

舒展这一片“唯一”

记者:上海城的每一道褶皱里,无不嵌满了远年的故事,最令我们引以为傲的外滩这段黄浦江,听说还是明代祖先挖出来的?
马学强(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古时黄浦江细小,时称吴淞江的苏州河宽大,两江各行其道,井水不犯河水。明初,为治江南水患,开挖两江之间的河沟范家浜,“小”黄浦江经此流入“大”苏州河,快畅出海。被“抢道”的苏州河由大变小,“鸠占鹊巢”的黄浦江经历代20多次疏浚,由小变大。正是这一“江浦合流”,造就了可行万吨巨轮的黄浦江,造就了举世闻名的外滩,也造就了江河交汇的“外滩源”。
记者:外滩源,“源”意何在?
常青(“外滩源”保护与开发概念设计人、同济大学教授):1849年,在苏州河同黄浦江交汇处的芦苇滩上,出现了外滩的第一幢建筑,英国领事馆。追根溯源,就是从这里开始,出现了上海最早的欧陆建筑,最早的城市绿地,最早的西洋剧院……这些一百多年前上海从小县城向大都市转变时期最初始的记忆,至今镌刻在“外滩源”一座座仪态万方的欧陆建筑里。
记者:我想,“外滩源”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初始性吧?
伍江(同济大学建筑史教授):“外滩源”的价值根植于外滩的价值。20余幢风格异却考究同的二三十年代西方代表建筑,在1.5公里长的江岸线上完整地留存,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别说亚洲的香港、西贡、加尔各答,就是在英美本土,如今也找不出这样一片真空包装般留存完好的“世纪怀旧地”。这样一段举世无双的街面,这样一片无与伦比的风景,即便在动乱年代,也被作为上海的符号,印在了茶缸、手帕、拎包上,印在了几乎所有的“上海制造”上,静默地传达那一份无言的骄傲。
常青:外滩的举世无双映衬“外滩源”的不可替代,外滩的密集建筑又映衬出“外滩源”绿意疏朗的唯一。在中国高楼最密集的上海外滩,将铺展一片空旷疏朗得近乎神话的亲水绿地,那将是一份怎样的温馨,怎样的通透,怎样的舒畅!
伍江:我们还可以将“外滩源”放到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的大背景下,去理解它的价值。站在“源”址望浦江,西岸,是世界独一无二最完整最经典的天际轮廓线;东岸,是世界独一无二最绚丽最现代的都市风景线,两个跨越时空的“独一无二”完美地应和交融在黄浦江两岸,此情此景,震撼人心。我有一位向来自负的纽约同行,自从亲睹外滩浦江岸,给我写信的落款就总是分外谦虚:来自世界小村庄纽约的朋友。

再吟这一首“绝唱”

记者:天底下,濒江临河处处有,为何偏偏只在上海的浦江畔孕育成了这样一段举世无双的外滩?
马学强:上海地势西高东低,开埠之始老城厢一带繁华鼎盛,而苏州河口到延安东路这段浦江岸,还是一片潮涌潮落的芦苇荒滩,英国领事偏偏看出了此处扼江河之咽的战略意义,于是在这里辟界、筑路、建领馆。以此为发端,沿江一线迅即建起十余座洋行、教堂、商馆,形成最早的外滩。
常青:最初的外滩建筑带有很强的临时性,想“捞一票就走”的外国人因陋就简,将他们在印度、东南亚那种四面通风的“外廊式”建筑照搬过来,现在我们还能从“外滩源”的原英领馆建筑上看到这种痕迹。
伍江:外滩的最终成型,说来还缘于“一战”。中国巨大的市场与上海的江海之汇地缘优势,吸引大量国外资本从战火纷飞的西方转到“冒险家的乐园”上海,以1923年的汇丰银行,1929年的和平饭店为代表,当时世界上最前卫的古典复兴、折衷主义、装饰艺术等建筑流派,纷纷在外滩落脚生根。从此,由“外滩源”发韧的外滩,引领上海进入“摩登时代”。
记者:原是西风东渐的建筑,为何现在竟成了世界范围内的绝有?
伍江:多少精美的建筑,在“二战”炮火中灰飞烟灭;多少“石头的历史”,在“二战”后一味追求“效率”的重建中被毁于一旦。而新中国的工业母机上海,因了奉行“备战备荒”、“先生产,后生活”,城市中心区几十年一成不变。密不容隙的外滩幸运地得以保全,而疏可跑马的英领馆,则由于大不列颠很快承认新中国,花园建筑很快交接给英驻华代办。历史阴差阳错地,为上海留存了珍宝,为世界挽住了“绝唱”。

凝望这一次“叠加”

记者:为什么直到今天,我们才重新发现“外滩源”?
马学强: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外滩源”绿草如茵、古木参天,却在“抓革命、促生产”的劳动号子声中,被简陋厂房重重切割,被铁栅围墙层层缚裹。绝世的容颜,也经不起无知的涂抹、肆意的摧残呀。城市中许多弥足珍贵的东西,因为蒙尘而被熟视无睹。在黄浦江两岸打造“世纪精品”的今天,“外滩源”终于能拂去尘埃现光彩。
记者:开发“外滩源”,会不会变得不象“外滩源”?
常青:保护与开发的宗旨,是重现风貌,重塑功能。这是“变”,更是扬弃后的回归,是更深意义上的超越。走出家的“居”,在公共、开放、优美的环境里交流和倾诉,这种“聚”的过程,正是现代都市文化生成的过程。滨江临水、寸土寸金却又空旷疏朗的“外滩源”,不同于围墙隔绝的传统公园,也不同于兰桂坊式的市井娱乐,它是现代都市人“聚”的黄金地带,是城市心脏地带一扇文化深呼吸的窗。
记者:溯源外滩,溯源上海,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开发,对一座城市究竟意味着什么?
伍江:什么是城市?什么是历史?什么是有品位的城市形态?不是推翻,不是摧毁,是叠加——新与旧的叠加,今天与昨天的叠加。保护与开发历史建筑,就是在旧底片上叠加最具时代特征的元素,在历史长脉中叠加最富文化含量的精华,这样打造出来的,才是能跨越百年而无愧的世纪精品。城市就在精品的不断叠加中,走向完美。

图为一九三二年时的英国领事馆。如今的中山东一路三十三号。

《解放日报》 2003年01月09日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