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电动汽车:能否承载减污重担

来源:   时间:2002-12-08  浏览:
环保"压"出电动车 自上个世纪20年代以来,汽车的环境影响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显现:对石油的消耗与日俱增,排放的有毒致癌物质使数百万人丧命,更多的人们暴露在有害的噪声中……在汽车来往穿梭的大城市中,市民们被包围在被污染的气体和噪声中,意外事故和公共空间缩小的恐惧困扰着老人和孩子---市民只有到乡村寻找更健康的生活环境。 在我国,汽车引发的环境问题同样令人忧心忡忡:随着汽车数量的激增,去年我国成为石油纯进口国,对石油输出国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汽车尾气和噪声对城市的污染贡献率迅速增加,成为主要的污染源,在南方一些城市甚至成为首要污染源。以北京为例,1998年机动车排放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分担率分别达到82.7%和42.7%,近年来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有增无减。 为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发达国家自20世纪末纷纷开始了电动汽车的研制工作,电动汽车在美、日、德等国家先后出现。进入21世纪,我国也将电动车的开发研制列为"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投资8.8亿元,加上地方、企业投资,共达24亿元之巨。按照规划,2003年将开发出纯电动汽车产品并通过国家汽车产品型式认证,将于2004年实现示范运营。 电动汽车分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三大类,具有排放低(甚至是零排放)、噪声小、使用替代燃料等优点。如果电动汽车进展顺利,环境污染将有望缓解。 电动车走出实验室 有专家预测,中国对于电动车的研发虽然起步较晚,但有可能后来居上。令人欣喜的是,经过全国有关产、学、研的联合攻关,电动汽车研发取得了重大突破: 车用高功率型镍氢、锂离子动力电池和超级电容研究进展顺利,与国外相比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由清华大学和北京公交客车厂等单位联合承担的燃料电池客车已完成整车虚拟设计,可望于2005年在上汽实现产品原型车; 湖北省开发出了电动汽车概念车、燃料电池汽车样车和一系列关键零部件,并制订了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 去年,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第一辆混合动力客车样车,今年7月,由武汉公用客车厂、武汉理工大学和武汉经开投资公司研制的第一辆混合动力客车正式下线,即将投入小批量生产。按照计划,东风公司在未来两三年内将组织生产30台多种电池、电机控制系统、气电结合的混合动力电动大客车,力争2005年能投入小批量生产…… 由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和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四轮电驱动燃料电池轿车概念车---春晖一号,同样让业内人士欢欣鼓舞。与传统汽车相比,春晖一号无污染、可靠性强、操作简单、节约能源,目前最高时速控制在50公里。据乐观预计,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可进入产业化阶段。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电动车提供了诱人的市场空间。按照规划,到2008年北京将全部使用电动公交车和出租车。在开列的采购清单上,有18000辆清洁燃料公交车、1000辆电动汽车,总金额高达20亿元。两年之后的上海世博会,更是大量需要无污染的电动车。 不宜盲目乐观 面对上述种种好兆头,有人乐观预言:如果电动车的技术再有新突破,那么它们在马路上替代传统汽车的日子就为时不远了。对此,不少专家冷静地指出,无论是纯电动汽车,还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在我国都属于试验阶段,许多指标还需要大量缜密的测试,其"可行性"更是有待实践的检验。此外,电动车的价格高、维修难等因素,也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 今年前些时候,通用汽车公司对600辆EV1出租汽车的停用,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前车之鉴":EV1是通用公司耗巨资开发的无尾气环保电动汽车,尽管受到不少车迷的喜爱,但由于价格昂贵,维修困难,加之每行驶80英里就要充电数小时,通用公司不得不"挥泪斩马谡"。 此外,即使电动车能很快驶上马路,诸多因素的限制也难以让其在短时期内成为主流车型。因此,要想尽快解决消耗石油、尾气污染和噪声等环境问题,还需多管齐下:除了着力推进电动车革命外,更要在改进传统汽车技术、改善城市交通方式、优化城市布局等方面做出艰巨的努力。

《人民日报》 2002年12月06日第六版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