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龙泉青瓷》纪录片首映式暨世界非遗保护论坛在沪举办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16-11-06 浏览:

人民网上海11月6日电 11月6日下午,由同济大学、浙江丽水学院、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联合出品,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中意学院联合制作的《龙泉青瓷》纪录片首映式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办。
论坛活动由同济大学、陆家嘴金融城发展局、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共同主办,意大利驻沪总领馆文化处、中共龙泉市委市府、浙江丽水学院大力支持。同济大学常务党委副书记方守恩、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意大利驻沪总领馆及文化处代表Roberto Pagani、浙江省丽水学院校长肖刚、中共龙泉市委书记王小荣、中共龙泉市副市长刘婷婷,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中意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等领导、企业家及国内外著名非遗传承人、非遗保护学者出席活动。
方守恩副书记在致辞中表示,青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早已由海上丝绸之路名扬海外。同济大学推出《龙泉青瓷》这部片子,从学术的角度对青瓷技艺和历史脉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通过采访与记录的形式,与意大利、法国相关学者交流,讲述了其国际化传播及其历史文化影响,演绎了丝绸之路的崭新篇章。今年是同济中意学院成立十周年,学院逐渐形成了以卓越人才培养为基础,对意政、产、学、研相结合的特色平台,一直致力于在学术和文化领域推动中意交流,并且与意大利驻沪总领馆文化处共同成立了中意文化中心。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以经济合作为基础和主轴,以人文交流为重要支撑。遗产保护系列纪录片及论坛活动也是搭建起中意、中欧文化交流桥梁,践行“一带一路”战略的新尝试。
Pagani先生在发言中指出,十年来意大利驻沪总领馆文化处与同济大学中意学院合作举办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教育文化活动。今年正值第十六届世界意大利语周和同济大学中意学院十周年院庆,该纪录片及系列活动的推出,是意大利了解中国文化以及中国观众了解欧洲,发掘古老丝路文化遗产的有益渠道,希望以此激发人们对中意文化的热爱。
肖刚校长在发言中强调了协同创新和人才培养对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代表总经理助理齐劼人表示,此次论坛活动也是校园实践项目助力陆家嘴金融城文化高地建设的又一次有益尝试,依托大学文化艺术及传媒影视资源,聚合国内外多元文化视角,未来希望实现城校、校企联动,打造艺术鉴赏与收藏交流平台,文化与产业融合孵化器的美好愿景。
纪录片主创团队合影环节之后,到场嘉宾和观众一同观看了纪录片,广受好评。
随后,圆桌论坛由本片导演、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王荔教授主持。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中共龙泉市委书记王小荣、龙泉青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徐朝兴、中国青瓷小镇披云青瓷文化园董事长季鉴真、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董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等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发扬、创新以及在新“一带一路”国际政治文化交往中的影响力等主题展开研讨。对进一步弘扬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利用悠久的青瓷文化传承力,在国政与外交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中华文化走出去,在国际交流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等话题热烈讨论。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于2009年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中国唯一入选世界非遗的陶瓷类项目。纪录片《龙泉青瓷》(中意英三语)在上海市教委同济大学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浙江省教育厅2011龙泉青瓷协同创新中心的项目资助下,还得到了同济大学佛罗伦萨校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同济大学中法工程与管理学院、意大利法恩莎国际陶瓷博物馆、罗马东方艺术博物馆、罗马第一大学、法国巴黎语言文化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等机构单位和学者们的大力支持与协作。今年10月,“龙泉非遗文化进高校——走进同济大学宣传周”活动在同济大学举办,不仅在校博物馆展出青瓷、宝剑精品,还举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同济大学青瓷技艺培训班。
2015年11月,同样由王荔教授执导,艺术与传媒学院、中意学院联合制作,关于上海与佛罗伦萨文化遗产保护的纪录片《双城问道》放映及论坛活动也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成功举办。《龙泉青瓷》不只是对上一部遗产保护主题纪录片的延续,也是更加深入和全方位的展示和探寻世界遗产保护在人类技艺传承与文化传播中的心路历程,揭示使其健康发展的方法与道路。
据悉,纪录片《龙泉青瓷》于2016年11月正式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已在威尼斯电影节活动上进行了交流,也将继续在同济大学佛罗伦萨孔子学院等海外孔子学院放映并举办中意合作的手工艺系列活动,以倡导工匠精神,促进两国之间手工艺家的文化交流与学习。
http://sh.people.com.cn/n2/2016/1106/c134768-29263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