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黄艾娇 记者 吴苡婷)“绿色校园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绿色,应该由‘浅绿’走向‘深绿’,从技术层面走向更深更广的育人层面,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走向它的内涵层面。”日前在同济大学举行的“中国绿色大学联盟2014年度大会暨绿色校园国际论坛”上,山东建筑大学党委书记王崇杰的这一席话语,激起了在座国内外专家的共鸣。
此次论坛由中国绿色大学联盟联合国际绿色校园联盟、中国教育后勤协会能源管理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以“绿色校园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来自加拿大、美国、日本及中国大陆、香港地区的100多名代表与会。
入学缴纳学费时号召每位大学生多缴5美元,共同支持大学生参与所在大学的绿色校园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活动。这是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可持续办公室设立的一项基金。基金如何使用,由学生委员会提出方案。这一小点子在论坛上一经介绍,即赢得了国内专家们的一致赞赏:这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群体参与到自身绿色校园的建设,提升大学生对绿色校园的认知,值得国内高校借鉴。
深化大学生的绿色思想与理念,担当育人使命的大学大有可为。中国绿色大学联盟主席、江南大学副校长田备发出同样的呼吁:“绿色校园建设,不光是停留在技术层面,更重要的是绿色育人。绿色的教育、绿色的文化一定要进课堂,一定要深入人心,让我们培养的一代又一代学生的发展理念是绿色的。”
据中国绿色大学联盟秘书长、同济大学绿色建筑及新能源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谭洪卫教授介绍,由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8所高校,以及2所科研机构共同发起,于2011年在同济大学成立的中国绿色大学联盟,现已发展了50多所节约型示范高校成为新成员。该联盟已成为全球高等教育机构可持续发展NGO组织中的中国名片。
http://www.duob.cn/cont/812/181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