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新闻网:“国家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技术联盟”形成《上海共识》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时间:2014-04-21 浏览:
本网讯(通讯员 黄艾娇)污泥是“生物固体”,而不是“废弃物”;污泥最经济有效的处理处置方式,就是实现其“资源化”。在4月20日由同济大学牵头组建的“国家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工作推进会上,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及装备、设计与应用单位的60余家联盟成员单位与会,共话当前“污泥资源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最终形成并发出《上海共识》。
与会专家表示,当前,发达国家污泥处理处置的理念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将污泥定义为“生物固体”,而不是“废弃物”,将“污泥的生物质资源化、能源化”作为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路线,并通过技术开发和政策扶持鼓励和强化“资源化”。
专家指出,污泥处理处置的关键,是要解决好处理产物的出路,而最经济有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就是“资源化”。而实现以“污泥资源化”为核心的处理处置,亟需理念的转变、技术创新和设备产业化支撑。他们呼吁,要尽快建立起我国污泥泥质及泥量调查、污泥泥质监测和泥量统计制度,制定我国以资源化利用为核心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标准和标准体系,并推动各类核心技术、关键设备的研发。
据介绍,近年来,为实现“污泥资源化”,该联盟成员单位已在污泥改性、处理效率提高与资源化产物品质提高、资源化产物利用等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探索,完成了一些示范性工程建设。
经热烈、深入研讨,与会的联盟各成员单位达成诸多共识,最终形成并发出《上海共识》:“污泥资源化是挑战,更是机遇!联盟今后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优势,专题开展污泥高效厌氧发酵、生物好氧发酵、协同焚烧、热能利用等领域的深化研究和工程示范,引领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化发展,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污泥处置的资源化之路,让我们中国的‘污泥资源循环梦’梦想成真!”
会议特别邀请该联盟战略指导委员会两位名誉主任——同济大学原校长高廷耀教授,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钱易教授,联盟战略指导委员会主任、住房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管理办公室主任张悦教授级高工,分别就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发展现状、趋势等作专题报告。
会上,联盟首届理事长、同济大学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戴晓虎教授介绍了联盟的组织架构及今年的工作安排。
“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于2011年11月,由同济大学联合国内污泥处理处置产业及技术领域的高校、科研院所、装备单位、设计单位、应用单位等近30家企事业单位共同发起成立。该联盟针对我国污泥二次污染现象突出、处理处置技术和装备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的现状,发挥各联盟成员的优势,共同致力于技术研究、技术创新、装备开发与制作,以及技术与装备标准化制定和推广应用,以加快污泥产业的技术创新进程。
该联盟2013年10月获批为“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现成员单位已达61家,集聚了一批国内承担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研发、设备制造、设施建设、运行管理的优势企业和科研单位,为我国污泥处理处置工作搭建了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http://www.shedunews.com/zixun/shanghai/gaodeng/2014/04/21/635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