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现代人类的“择偶本能”一样,雄果蝇也偏爱找更年轻的“女友”!前晚,第三届菠萝科学奖在杭州揭晓,9个像“果蝇择偶偏好”一样有想象力的科研成果和事件获奖。同时,一项在8个城市做的菠萝“城市好奇心指数”调查显示,上海的“好奇心”排名第三,好奇指数两星半。
两上海高校研究获奖
菠萝科学奖由浙江省科技馆和科普网站果壳网主办,是受美国“搞笑诺贝尔奖”启发而设立的“民间科学奖”,希望带领公众发现科学是有趣的,“向好奇心致敬”。所有的奖项都颁发给刊发于正规学术期刊、有“幽默感”的科研作品,入围的研究都要经历近20位科学家的科学评审和导演、作家、笑星等26人组成的星光评审团的趣味评定。
今年的奖项中有两项来自上海高校,分别为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果蝇择偶偏好”研究和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中科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的“东亚人更爱出汗”研究。
同济科学家主动申报
实验显示,雄果蝇会优先选择年轻的果蝇进行交配。一项针对男性的调查也曾显示,男性的梦中情人总是20岁左右的年轻女子。“两者居然不谋而合。”今年3月份,“果蝇择偶偏好”的研究论文刚在国外的期刊上发表,项目组负责人、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教授、首席科学家薛雷教授就主动向“菠萝科学奖”提出申报。
化学奖颁奖嘉宾、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说,找到大自然中物种的择偶偏好,这项有趣的研究其实也是最基本的严肃研究。薛雷说,现在的高考志愿填报中,选择自然科学的学生少了,“因此,我主动申报这个‘民间科学奖’,也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唤起公众对自然科学的兴趣爱好。”
“好奇盒子”上海反响平平
今年清明节小长假期间,菠萝科学奖组委会还发起了一个菠萝“城市好奇心调查”,在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贵阳、武汉、西安等八个城市的科技馆同时放置了一个上面有按钮的明黄色“好奇盒子”,通过观察市民的反应,来统计各个城市的好奇心指数。结果显示,各城市的好奇心普遍不足,广州的“城市好奇指数”已算最高,有3星半;北京、杭州并列第二,达到3星;上海位列第三,只有两星半。
菠萝科学奖总策划王丫米说,菠萝奖就是想用幽默的方式激发大家的好奇心。 本报记者 马丹
http://xmwb.xinmin.cn/html/2014-04/14/content_5_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