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肿瘤介入科、外科和超声医学中心的医生们在超声引导下,为一名患者成功实施直肠癌肝转移瘤的射频消融术。目前,患者叶先生病情已得到有效控制,肝功能也明显恢复。
48岁的叶先生4个月前被确诊患有直肠癌,手术治疗后,多次进行了全身静脉化疗。2个月前,叶先生检查发现癌肿已出现肝脏多发转移,肝功能受到严重影响。“虽然转移灶尚小,数量也不多,但由于已经过手术及化疗,叶先生体质十分虚弱,无法承受肝脏的外科手术切除治疗。”该院肿瘤介入科副主任医师陈晔介绍。
经院方多学科会诊,医生决定对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治疗。肿瘤的射频消融治疗可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明确癌肿的部位及大小,通过体表穿刺,将射频电极针刺入到瘤体内,产生高频电磁波(射频)使瘤体细胞及部分周围组织分子相互摩擦生热,在短时间内达到高温,使肿瘤彻底坏死、凝固。“相较于传统的外科治疗及放化疗,肿瘤的射频消融治疗属于微创治疗,创伤小、并发症少,且易于耐受,适合肿瘤晚期体弱不能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是目前国内外较先进的治疗肿瘤的方法之一。”陈晔说。
据悉,杨浦医院现已将肿瘤介入科与超声医学科、放射科联合,在全市率先开展超声及CT引导下肝脏及肺部肿瘤的适形射频消融治疗,并引进了国内外多套先进射频消融设备,致力于为中、晚期肿瘤患者提供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记者 毛信慧
http://www.yptimes.cn/html/2014-04/10/content_2_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