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杨浦时报:共450学时新生亦可报名

来源:【杨浦时报】   时间:2013-09-05  浏览:

  本报讯 宋庆龄基金会“大学生环保践行者”全国第一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拜耳青年环境特使,获国家环保部“环境友好使者年度创新奖”,拥有6项水体治理国家专利……让人想不到的是,集如此多荣誉于一身的同济大学大四学生陈宇鹏并非环境专业出身,而是地道的文科生,来自该校的法学院。
  “非常感谢学校面向全校学生开展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正是因为我从一系列的可持续发展课程、讲座和论坛等活动中学习、探索,才让我一个非环境科班的学生能取得今天的这些成绩。”陈宇鹏说。
  陈宇鹏仅是过去两年来,众多深感受益于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学子中的一位。
  自今年9月新学期起,同济大学面向全校在读本科生开设“可持续发展公共选修课”以及“可持续发展辅修专业”,包括刚入学的2013级大一新生,辅修专业将采用“公共选修课、公共讲座和课外实践环节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现开始接受报名申请(http://unep-iesd.tongji.edu.cn)。
  选修“可持续发展辅修专业”的学生,一般需利用3个学期的学习时间,完成7门可持续发展公共选修核心课程、15次国际知名专家的讲座听课和64学时的相关课外实践环节,合计450学时,通过相关考核后,即可获得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辅修专业证书。为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可持续发展辅修专业的学习,同济大学还将有针对性地出台一些优惠政策。
  据介绍,2011年9月,同济面向全校本科生首次推出《低碳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城市》、《低碳建筑与人居环境》两门可持续发展课程。选读该课程的不仅有来自该校建筑、土木工程、车辆工程等工科、理科学生,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文科、医学、艺术类学生,涵盖了大一至大四各个年级。主讲教师,既有同济大学绿色建筑、新能源、交通、绿色经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多学科领域的专家教授,还有部分特别聘请的校外知名学者。
  为了将“可持续发展教育”向全校学生辐射,同济大学此后开设了面向全校本科生的跨学科大型公共选修课《可持续发展与未来》。来自学校14个学院、34个专业的800多名学生选修了这一课程。学生们普遍反映,这促使他们开始积极思考如何以自身所学专业为未来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此外,作为面向研究生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一项新尝试,2012年9月,同济首次推出面向全校研究生的跨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辅修专业项目,包括“环境法与可持续发展”、“交通与可持续发展”、“设计创意与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等8个专业方向。约200名研究生主动申请了该专业,在完成相关核心课程、辅修专业课程及论文撰写之后,获跨学科可持续发展辅修专业证书。    ■黄艾娇
  http://www.yptimes.cn/html/2013-09/05/content_3_4.htm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