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新闻晚报】电子商务、IT创业更易成功 在校时爱“折腾”的更受青睐

来源:【新闻晚报】   时间:2012-11-29  浏览:

      昨晚,第八届“挑战杯”复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在同济大学落下帷幕。青年人创业,一直是热门社会话题,什么样的项目最受投资者和市场青睐?创业者必须具备怎样的素质?
      昨日,本报记者采访了本次“挑战杯”赛场内外的多位创业者和专家,发现大学生创业,电子商务、IT等行业易获成功,投资者青睐有准备的大学生。大学生创业中也存在一些误区,如想“一本万利”者多,愿积少成多者少;想“一夜成名”者多,愿十年磨剑者少;争当“老大”者多,甘为“绿叶”者少。
数据
 94件大学生项目 获2.81亿元投资
      昨晚,经过商业计划书书面评审、秘密答辩、公开答辩等竞赛环节的激烈角逐, “挑战杯”竞赛评委会最终评出同济大学《上海微纳丝保温科技有限公司》等65件大陆地区高校作品、香港中文大学 《Chow! TaskManager》等4件港澳地区高校作品获得金奖,其中, 16件作品已经投入实际运营,占参赛已创业作品的29.1%;澳门科技大学 《Macard明信片服务有限公司》等17件作品分获 “最佳创意奖”、 “最具投资潜力奖”、“最受媒体关注奖”、 “最佳展示奖”、 “最具人气奖”、 “评委推荐特色奖”; 20支团队获得竞赛首次设立的 “网络虚拟运营”专项竞赛一等奖。此外,同济大学等126所高校获得校级优秀组织奖。
      本届竞赛吸引了社会各界尤其是风险投资界、企业界和地方创业园区的广泛关注,共有94件参赛作品与有关投资方已签订投资协议或达成投资意向,签约及意向投资金额共计2.81亿元。首批9个 “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区”被授牌,其中本市有两家:中国 (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和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案例
“90后”创“反向团购” 今年前两季度已收入700多万元
      昨天,参加本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部分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代表,与相关投资企业现场签约,不少团队现场收获了数十万元、上百万元的投资。主办方介绍,在此次入围 “挑战杯”决赛的200多件大学生创业项目中,已有数十个项目与相关投资公司签订合同,另有数十个项目已与企业达成了投资意向。
      在此次签约的学生当中,同济大学的“90后”郑子浩是年龄最小的一位。虽然还是同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他的 “上海Vneed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已获得了50万元的天使投资。事实上,今年前两个季度,他的公司已经实现收入700多万元,而他的目标是:首年收入2000余万元,从第二年开始净利润增长率超过300%!
      和其他创业者相比,小郑有个先天优势:他家从祖辈就开始做生意。虽然父母给了郑子浩衣食无忧的环境,但他坚持白手起家。高中时,郑子浩就投资期货与黄金,每年收益率都在20%以上。在大一时,他还去香港到金融公司实习,这些经历也给了他一个同龄人少有的生意头脑。
      简单点说,“Vneed”的营销模式叫“反向团购”模式,即让消费者可以自己设定愿意花钱购买的价格,最后团购平台再与商家去议价。比如,所有想报考研班的学生集结起来去砍价,而非单独报名,就可以以更低的价格成功报名。郑子浩说,“这样做可以得到比当当、卓越还要低的价格。对于供应商来说,这样可以面对更为稳定的消费群。
      今年新学期伊始,“Vneed”的第一笔生意就是为同学们团购教材。郑子浩收集了同学们所需要的教材信息,再联系供货商。拿到的价格比当当网还要低,比学生自己买学校的教材更是便宜多了。通过团购教材,“Vneed”赢得了创业路上的第一桶金——约百万元以上。
      今年2月,网上一条微博被无数网友转发。 “福建省建阳市水井村,现有3万斤芦柑无处销售,保存期限有限,农户束手无策只能干着急。 ”郑子浩又利用“Vneed”平台发起芦柑购买活动。他们联系好了当地的农民,以批发价直接从福建购买一批芦柑供应给同济同学,送货上门。 “这次我们没有赚到钱,但我们为同学买到了低价的水果,也为福建沙县农民出了一份力。”郑子浩说,在这次团购过程中,“Vneed”提升了影响力和知名度。今后,“Vneed”还计划团购培训课程、辅导班名额等,郑子浩希望继续把主要目光集中在大学,他笑着说,“大学生创业没人、没钱、没资源,只能在校园坑同学了! ”
“富二代”建办公租赁公司 欲将业务范围从长风扩大至全市
      今年27岁的房继超是一家办公租赁公司的小老板。他的名字恰恰概括了他的成长和创业经历,不甘心被定位为“继承人”,他选择某种程度的“超越”——创业,打拼属于自己的事业。
      房继超介绍,由于父母做生意,从高中起他的生活就富裕。“因为从小就被家人定位在继承父母辈开创的事业上,在同龄人眼里我可能不会有很大的成就了。”小房说,“但是我不希望活在父母的照顾下,想靠自己努力创造未来,也想在所有人面前真真切切证明我的能力。 ”
      2009年1月起,从上海大学毕业才一年多的房继超进行了6个月的筹划和筹备,凭借着为家里生意帮忙时做二手房买卖业务及二手房租赁的经验,决定在当时还未发展成熟的长风板块做商业地产——办公楼租赁及买卖业务。 2009年8月,向父母借了一笔启动资金,在6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创建了上海腾超房地产经纪事务所,带领着年轻的团队开始了创业旅程。一开始,公司几乎没有任何业务,经历了几个月,他不得不重新做市场调研。他发现,商业地产发展潜力巨大,但若就现有经营模式做下去,一定毫无竞争力并逐渐被淘汰。“我一定要创新! ”小房对自己说。
      小房告诉记者,他发现,几乎所有租赁办公楼的客户都有装修需求,有些客户还会请他推荐熟悉的供应商。一开始,没有经验的小房介绍了一些“主动找上门”的供应商给客户,不料却出了纰漏,客户虽未怪罪小房,小房却担心影响彼此间的良好合作关系。他想到,可以在了解客户想法的基础上以办公室装修设计来带动房产销售和租赁,向客户提供办公一门式服务——选择几个最适合其公司的方案,包括租赁价格、地理位置、交通和配套设施,并设计适合其公司的办公环境。如此,房产销售和租赁同时又扩大了小房公司的设计业务。
      如今,小房的公司已渐渐走上轨道并有了一个完整规划,向父母借的启动资金也已还清。小房认为,外界资源的支持对处于草创期的大学生创业者很有帮助,他就享受过普陀区开业费补贴、房租补贴、社保补贴,获得过开业专家的长期跟踪结对指导。目前,他正在向普陀区申请30万元的开业贷款,以期把业务从长风地区扩大到全市范围。
交大MBA学生建涂吧网 把恋爱创意变成创业金点子
      青年人创业未必要从大学开始,在工作之后也来得及。卢磊就是带着“创业金点子”毅然从国企辞职,走上了创业之路的。
      如今,你在微博上经常能看到一些漫画作品,网友用这种艺术形式来表现他们的经历和感受。不过,画漫画对大多数人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这个 “技术壁垒”催生了一位交大MBA的创业构想。就在本月, “涂吧网”进入上线内测, 12月12日正式上线。届时,网友们可以使用该网站免费提供的2000多个图元,进行漫画 “拼接创作”,并在微博、社交网站上与好友分享。
      公司创始人卢磊是一名 “80后”,大学本科毕业后,他进入了上海一家大型国企工作,有一个很稳定的职业环境。为了提升自己,他考入上海交大读MBA,从那时起,他的创业激情开始迸发出来。 “我的创业点子,其实最早来自于我的恋爱经历。”卢磊笑着说。在大学里,他和同班女生相恋,毕业后,卢磊进入一家上海国企工作,女友去天津南开大学读研,天各一方,两人只能用电话联系。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对恋人在电话里的聊天话题越来越少。怎么办?从小就喜欢漫画的小卢想到了用画来传递信息和感情。于是,他创作了 “菲基狗”和 “小荠菜”这两个漫画形象,来表现自己的经历和对女友“小荠菜”的感情。 “画得好棒!”“你男朋友好有才!”看到源源不断发来的漫画后,卢磊女友的闺蜜都赞不绝口。 “现在, ‘小荠菜’已经是我老婆了。”小卢笑着告诉记者。
      在他看来,很多人都有这种漫画需求,但大多数人没有漫画技巧。在读MBA期间,卢磊就想设计一种产品来解决这个问题。根据他的构想,可以把各种漫画图元 (人脸、身体、对话框、动物……)都放在网站上,让网友将它们任意拼接、上色, “组装”成一幅幅有创意的漫画。去年11月,在 “华威杯”全国MBA创业大赛上,卢磊团队的这一创业构想夺得冠军,得到了包括新浪网创始人王志东在内的诸多企业家的好评。
      带着这个金点子,卢磊从国企辞职,走上创业之路。 “那时我才发现,实战和比赛并非一回事,比赛时可以大胆畅想公司的未来战略,但真做起来要难得多。”面对前景的不确定性,参赛时组建的MBA团队成员纷纷退出,卢磊只得另起炉灶。在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的30万元资助下,他终于凑到100万元资金,和几位志同道合的 “战友”一起创办了公司。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如今口号为“每个人都是漫画家”的涂吧网已上线内测,下个月就将正式上线。登录该网站,你可以看到2000多个图元:表情各异的人脸、各种可爱的动物……只要用鼠标把它们拖到画板上,加上对话框、输入文字,短短几分钟内,一幅漫画就 “画”好了。你可以把它发布到微博、社交网站,接受网友们的赞美和吐槽。在2000多个图元中,有卢磊原创的 “菲基狗”和“小荠菜”等漫画形象,也有几位签约漫画家创作的经典形象。 “这是国内首个漫画制作与分享的社交平台,无论成功与否,我都会全力以赴。”卢磊的话语中,透露着坚定和自信。
误区
“拍脑袋”缺乏市场调研
      创业者必须有激情,但空有一腔热情、却缺乏市场调研和实际运作能力的 “拍脑袋型”创业者,往往会遭遇失败。
      曾有一名大学生创业者找到王根泉咨询,他希望在生鲜配送领域做连锁生意。经过与这名大学生创业者的交流,王根泉发现他把生鲜配送理解得很简单,“他觉得这是件很容易的事,无非客户订好菜、他上门配送,对市场需求、生鲜配送所需的条件等一概不知。 ”
      最后,王根泉对这名大学生创业者讲了十几年前上海滩上红火一时、没过几年就倒闭的“庄妈妈净菜社”的故事,告诫该创业者先把市场调研做好、再谈创业也不迟。
急功近利幻想“一本万利”
      上海市开业指导专家志愿服务团杨浦分团专家陈甬沪用“三多三少”来总结他所见大学生创业中的误区,分别是:想“一本万利”者多,愿积少成多者少;想“一夜成名”者多,愿十年磨剑者少;争当“老大”者多,甘为“绿叶”者少。
      陈甬沪表示,受到国际国内一些成功创业的“商界大佬”经历影响,不少大学生把创业视作改变生活境遇、迅速增加财富的一种途径,却没意识到创业本非一本万利之事,需经历艰苦的自我磨砺。“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团队合作意识稍欠”,陈甬沪透露,不少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失败因团队分裂。不同于为“利益”而分裂,大学生创业者很容易因“唱主角”而分裂。
专家
不管目标多大,眼前要有块砖头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 袁岳
      在第八届“挑战杯”复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期间,还特地为众多对创业感兴趣的学生开设了两场“创业大讲堂”。数位成功创业人士现场为大学生创业指点迷津。
      驴妈妈旅游网董事长洪清华出生于安徽一个小渔村,他为一句“我要买一屋子袜子给爸爸穿”而发奋读书,在大学里做过家教、销售,“为生存、为梦想”,踏上创业之路。 “事实上,一个人日后创业的方向,和他在成长期间的学习经历、兴趣爱好相关,如果你在成长过程中从没有过赚钱的欲望,没有为此出过力,那么你在工作之后也不大会想到去创业。 ”袁岳说,他之所以创办零点咨询,就是因为在南京大学读书期间做过调研,“也就是说,不管目标有多大,眼前也要有块砖头! ”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事,读书期间的“乖孩子”也可能日后创业。毕业自同济的世联地产董事长陈劲松毕业后先是到国企工作,1990年被派往香港工作后,“顺势而为”,才萌发出创业的念头。大学生创业需要哪些必备素质? “首要素质就是‘行动’,当你被关在一间黑屋子里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行动,而不是坐在角落里思考。 ”陈劲松说,“唯有行动才可以得到反馈,而那反馈正是最有用的。 ”
创业前的准备,是一个长阶段的储备过程
——上海财晟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田广峰
      “当前,大学生创业存在四个误区:我有技术,我有激情,我还年轻,我可等靠。”在 “挑战杯”期间的一场主题演讲当中,毕业自同济的深圳市创东方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肖水龙指出,创业不是做技术,激情也不能作为持久的原动力,年轻也有机会成本,等靠不是好办法。他建言青年学子创业可遵循以下路径:可以先就业再创业,找到好的创业导师再创业,可以先完善自我再开始创业,可以思考创业但不要急于创业,可以跟随创业不必自主创业,可以先学些企业管理再开始创业,可以把创业当作修行手段。
      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有这样一个疑问,到底是先工作还是直接创业?同样毕业自同济的上海财晟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广峰给出的回答是: “只要你准备好了,就可以创业。”
      但这个 “准备好了”要求并不低:第一,创业者要对自己的项目以及相关行业的市场情况十分了解;第二,创业者需要一个有热情有凝聚力的团队。田广峰说,现在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都过高,盲目自信,他们的项目尽管具有一定的可实施性,但缺乏一定的商业模式,而商业模式需要在学生阶段就有意识地去补充相关知识。田广峰告诫学子, “准备,是一个长阶段的储备过程。”
大学生创业主要是为了经受失败,越早失败越好
——同济大学校长助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丁洁民
      “希望学生通过参加一次比赛,就走上创业的道路是不现实的。”带队来沪参赛的黑龙江团省委学校部部长关大辉认为,参加 “挑战杯”,以及此前接受的培训、尝试创业的努力,对于大部分参赛学生来说,意义在于积累一点经验,感受创业的精神,为日后可能的创业做一点准备。关大辉本人也曾创过业,知道其中的不易,创业并没有局外人想象得那么轻松和风光,市场并非仅由产品质量决定,企业的营销办法、团队的管理经验,以及创业初期的艰辛都不是刚刚毕业的学生能够轻易承受、应对的。
      在上海团市委学校部部长陈立俊看来,在高校开设创业课程,鼓励学生参加创业大赛,和大学生毕业即创业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事实上,哪怕你毕业后只是当了一名白领、公务员,工作和创业看上去没有任何关系,但创业必需的团结、互助和合作精神,以及管理团队的知识,都可以应用到这些日常的工作中去。”
      此外,大学生创业失败,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同济大学校长助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丁洁民教授认为,大学生创业失败未必是件坏事, “大学生创业主要是为了经受失败,越早失败越好!只有多去尝试,创业才会成功。”
大学生创业电子商务、IT、会展等更容易成功
——上海市开业指导专家志愿服务团普陀分团专家 王根泉
      上海市开业指导专家志愿服务团普陀分团专家王根泉表示,综合他多年来指导创业者的经验,大学生创业者在电子商务、 IT、会展、文化传媒、婚庆、食品等领域更容易取得成功。这些行业的特性和大学生创业者的自身特点更为契合。以电子商务行业为例,初期创业不受办公场地的限制、可以在家进行,前期投资较少,且其线上沟通的特性使性格内向的人也不受拘束、可以尝试当 “老板”。
      相对而言,大学生创业者在制造类领域更容易遭到挫败。王根泉说,七年间他指导过不下100名大学生创业者,其中有3名是搞产品制造的,有的有工科专业背景、有的还拥有专利技术,可惜都失败了。 “制造类领域的创业涉及面很广,一般不推荐缺乏工业运作经验的大学生轻易尝试。”王根泉说道。
在校园里就 “折腾”过的毕业生创业成功率较高
——上海创业接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部总监 王通
      大学毕业生创业的弱势是什么?业内人士对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有何建言?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昨天采访了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的有关负责人。在他看来,缺乏社会经验是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创业者的最大缺陷,为此,他建议大学生在校园里就要多接触社会,如参与一些社会项目,这样才适合一走出校园就进入商场打拼。
      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的控股企业——上海创业接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资部总监王通告诉记者,他所在的部门负责评审有发展前景的大学生创业项目,给每家公司投资100万—500万元不等,并占有股权。基金会对 “创业大学生”的界定是:大专以上任何学历、毕业5年以内的年轻人。谈到对大学生创业的总体印象,他表示, “我国的很多 ‘投资大佬’都说,不会投大学生创业项目,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经验。所以我们提出的口号是:把资金投给有准备的大学生。”
      王通说,他和不少创业大学生交流时感觉 “不舒服”,因为他们不知社会上的 “游戏规则”,认为得到很多东西是理所当然的,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而有些大学毕业生在校园里就 “折腾”过,做过社会活动,参与过带有商业性质的项目,王通与他们交流起来就觉得顺畅了很多。事实证明,这类毕业生的创业成功率也相对较高。因此他建议,有志于今后创业的大学生,在校园里就应该有意识地参与社会项目,让自己提前接触社会。学校也应多为学生创造这类机会,并邀请一些企业家来学校做讲座。
成功创业者的重要共性之一,在于擅于构建、维系、运用人脉资源
——开业专家 王根泉
      开业专家王根泉表示,目前市、区两级对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不少扶持政策和办法,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务必掌握这些政策和办法,争取更多资源,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成功创业者的重要共性之一,在于擅于构建、维系、运用人脉资源。除了亲戚、朋友、同学,大学生的人脉哪里来?来自同济大学的创业者小陆是个聪明人,他向杨浦区开业指导服务中心咨询各项优惠政策时,更虚心向开业指导专家们求教,有一位在高校任职的开业指导专家志愿者还给他介绍了一个项目,目前正做得红火。
     “开业专家里有在税务、工商、银行、商界等各领域工作的,都是非常资深、专业的人士,如果大学生创业者虚心求教、和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他们是愿意像帮助家人一样向大学生创业者伸出援手的。”陈甬沪说道。(晚报记者 李征 俞陶然 朱蒙雪 报道)

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wb/html/2012-11/29/content_929084.htm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