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东方早报】公交起火同济外籍教授客串救援

来源:【东方早报】   时间:2012-05-30  浏览:
  跟一名消防战士共同疏散乘客,还站在车下张开双臂阻止路人接近 。

  昨天上午,一辆公交车在杨浦区彰武路上突然起火,骑自行车路过的同济大学意大利籍教授马克上前张开双臂挡在失火公交车门前,阻止行人靠近。十多分钟后消防员赶来,但热心的马克继续疏散人群和维持秩序,直至险情解除才离开。事后,43岁的马克说,他8岁就开始接受消防安全教育,事发时自己也很惊慌,不过为了让大家远离危险最终还是努力稳定了情绪。

  早报记者 胡宝秀 见习记者 翁玲玲

  昨日上午9点半,杨浦区彰武路上,一辆公交车由东向西行驶至同济新村附近时,汽车尾部突然冒烟,最后一排座椅下方失火,所幸车上所有人员均得到安全疏散。火势在消防中队赶到10分钟后被扑灭。

  值得一提的是,事发时,一名在场的消防战士和一名同济大学外籍教授及时疏散了车上人员,并保护过往人员及引导路况,避免了发生连带意外。

  消防战士:立即冲上车疏散乘客

  在事发地点东侧的同济戴斯大酒店,一名保安回忆,公交车发生故障时停靠在彰武路由东向西的外侧车道,车尾飘出灰烟,但未现明火。事发时,一名消防战士刚巧路过,及时将车上的乘客全部疏散,又用车载灭火器对公交车尾部进行灭火。同时一名外国人站在公交车下客处,提醒过往行人注意避让。

  保安提到的消防战士叫张健,来自杨浦公安消防支队大连中队,今年23岁。张健说,昨日上午9点半,他正巧在彰武路拍摄道路消火栓方位图。一辆公交车在距离站台还有50米距离时停下,乘客们紧张地冲下车。

  向司机询问后,张健得知车尾疑似起火。出于职业反应,他立即冲上公交车紧急疏散剩余的乘客,并通知司机赶紧报火警。在疏散过程中,他发现起火点位于最后一排座椅下方,但没有明火。当乘客全部下车后,张健拿起车上灭火器,打开车尾遮板,发现起火点在车尾发动机。在简单处理后,他跑向同济新村借灭火器材。

  “刚跑开,就听到两声爆炸声。”为避免再有意外发生,张健折返现场,引导过往的车辆避让公交车,公交车司机站在车头位置,引导车流。

  这时,消防车赶到现场,10分钟内将火势扑灭,公交车的发动机被整个烧毁。

  意大利教授:用英语喊“危险别靠近”

  除了张健,一名同济大学的外籍教授也参与了救援。他张开双臂挡在失火公交车门前,阻止行人靠近,帮忙维持现场秩序直至险情解除。

  这名见义勇为的老外名叫马克(Marco Scaioni),意大利人,今年43岁。马克在同济的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担任教授。意外发生时,他正骑着自行车前往银行办事。

  “离那辆公交车不到10米的时候,我听到一声爆炸声,接着冒出很多浓烟。我也被吓了一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接着,马克很快发现,原来是公交车尾部起火,车上乘客正往下冲。但失火车辆周围还有不明就里的行人经过。

  马克冲上前,试图劝说行人们绕道而行,但由于语言不通,情急之下马克只能用肢体阻止行人靠近失火的公交车。

  他将自行车停放在了路中央作为临时的路障。随后,他拼命摇手,用英语大喊“危险,不要靠近”等,但还是有行人听不懂英文,准备搭乘上车。于是马克不顾危险张开双臂,挡住了失火公交车车门,阻止市民搭乘。

  马克在现场维持秩序10多分钟后,两辆消防车赶到。但热心的马克并没有走,而是继续疏散人群和维持秩序。在确认险情解除后,马克才骑车离开。

  马克介绍,投入救援是因为他从小就接受过安全消防教育。从8岁到14岁,每年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当地的警察局去观看消防员如何灭火救援。从那时起,他就掌握了一定的应急处理知识。

  公交公司:每天维护保养车辆

  对于这起事故,公交公司负责人称,每个驾驶员在出车前和收车后都对车辆进行检查,并坚持例行维护保养。检查包括性能指标是否正常,以及消防设备是否完备。不料还是出了意外。

  昨日上午10点左右,故障公交车被拖离现场,彰武路的东西双向侧道因该事故拥堵约20分钟。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