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搜狐体育】成立校园足球联盟 大中小学一条龙培养后备人才

来源:搜狐体育   时间:2012-01-06  浏览:

  近年来,我国校园足球持续萎缩,以上海市校园足球联赛为例,参赛学生仅占全市中小学生总数的0.14%。昨天,沪上部分大、中、小学及其所在区县教育局和体育局自愿组成的“上海市校园足球一条龙建设联盟”在同济大学揭牌成立,致力于大、中、小学合力培养足球后备人才,并力争10年后使得沪上参加足球活动的学生占到总人数的30%以上。

  校园足球人口仅占0.14%

  “1-2-4-8”,大学牵头十年后大学队跻身职业队

  纵观足球运动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无外乎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对青少年足球的高度重视。

  有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说,德国足球注册人口为650万,意大利为460万,英国为450万。而中国的近邻日本,18岁以下的注册足球运动员就达到67万。而我国,青少年足球过早专业化的培养模式等因素造成了校园足球持续萎缩,青少年足球人口严重匮乏。以上海为例,2010年上海市注册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仅为1571人,参加上海市校园足球联赛的学生约为1800人,占上海市130.52万中小学生的0.14%。上海市第一批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学校则只有92所,仅占全市1447所中小学数量的9.1%。

  “1-2-4-8”,大学牵头

  由上海市教委牵头、同济大学倡导,部分中小学自愿组成的“校园足球一条龙建设联盟”,将致力于建立大中小学“一条龙”培养足球后备人才。该联盟首批成员单位包括在足球方面拥有传统优势的上海体育学院、华东师大、上师大、同济、东华等11所大学,以及35所高中、67所初中、110所小学及其所在的上海市16个区县教育局。

  根据《联盟建设方案》,本市将构建起大学、高中、初中、小学“1-2-4-8”足球项目布点体系,即每所高校带动2所高中、进而带动4所初中、8所小学;以点带面,在开展校园足球教学、足球训练管理、竞赛体系建设、运动员招生和培养、教练员和裁判员培训、优秀专业教练员进校园等方面实现大中小学的有效衔接,从而确保上海市校园足球运动发展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

  《方案》还特别提到,争取招生政策支持,基本设想为联盟体系内的学生运动员可根据自己的等级及综合文化课成绩,在中考和高考中自主选择报考联盟内的学校,凡文化课达标,取得一定的技术等级,联盟内学校可通过统筹调剂录取。

  十年后大学队跻身职业队

  上海市校园足球“一条龙”建设联盟将根据联盟内学生不同年龄层次及其连续性,从7至12岁、13至15岁、16至18岁、18至22岁四个年龄层面,统一制定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使用的系统、科学的青少年足球“一条龙”训练大纲和教材,并对各布点学校的队伍建设、教学开展状况、训练效果、竞赛成绩、校园足球人口、校园足球文化等进行具体的过程绩效评价。

  徐根宝、马良行、孙雯、成耀东等上海足球界知名人士亦受邀组成专家委员会,对联盟建设和发展给予专业指导。

  记者了解到,联盟还提出了未来10年的发展目标:力争到2022年,上海市各级各类学校参加足球活动的学生人数达到学生总人数的30%以上;培养与打造1至2支高水平大学足球运动队,力争跻身中国高水平足球职业联赛(中甲或中乙);各级(中小学)足球队代表上海市参加各类全国性比赛名列前茅;校园足球成为上海市职业足球运动员的重要输送渠道,进而努力培养一支具有国内一流水准乃至国际水平的上海“本土”足球运动队。

  从娃娃抓起

  现状:参加上海市校园足球联赛的学生约为1800人,仅占上海市130.52万中小学生的0.14%

  对策:建立“1-2-4-8”足球项目布点体系:即每所高校带动2所高中、进而带动4所初中、8所小学

  师资:徐根宝、马良行、孙雯、成耀东等上海足球界知名人将对联盟建设和发展给予专业指导

  目标:力争到2022年有三成学生玩足球;打造1至2支高水平大学队跻身职业联赛(中甲或中乙)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