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我从未离开过世博园”下岗小白菜身退心不退
来源:青年报
时间:2010-06-11 浏览:
离开园区,却染上了“回答问题”强迫症,完成了14天志愿服务的“老白菜”个个都是一副依依不舍的表情,白一帆就是其中的“重症患者”。他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也许在志愿者即时信息平台上回答提问,也是延续志愿服务的一种方式,感觉自己从未离开过。”
樊元智华师大志愿者 志愿经历让“我”不再高高挂起
“在做志愿者的时候真的很累,每天想的就是‘累!累!累’,可真的当14天的服务完成了,回头一看,那些辛苦早就不记得了,留下来的回忆都是满足和兴奋。”华师大的志愿者樊元智说。
定下心来想一想,14天的志愿经历早已超越了服务本身,成了樊元智一生中难以磨灭的印记,甚至改变了她的人生观:“我原来的个性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自从做了志愿者,我才明白到,世界不仅仅只有自己一个人,我有义务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样自己也会更快乐。”樊元智坦言,自己并不是一个很善于交际的人,不会主动和别人套近乎,最开始会显得和其他志愿者有些格格不入。“也许是木讷吧,我觉得一个人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就结束了。但我们这个团队的人真的都很好,看到我不说话,会主动来关心我有什么不舒服,聊着聊着,大家就熟悉了,我也开始融入大家的群体。”现在,樊元智很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看很多问题的角度都已经不一样了:“会乐观开朗很多。说句实话,我之前还觉得世博会也不过如此,可做完志愿者,我是真心想去每一个场馆仔仔细细看一遍,去了解这个世界。”
5月30日刚刚结束自己的志愿服务,6月1日,樊元智已经急不可耐地和好友一起重回世博园区了。这一回,她的身份是游客。“英、法、德、意这些热门场馆我都去过了。”可以想象,樊元智是有多么大的热情,才能顶着大太阳排队,把这些热门场馆一个个看了遍。“以前为了给游客介绍场馆,我都是去世博官网上查的这些场馆的资料,可资料背得再熟悉,也不过是平面的。”脑中描绘过无数次各个场馆的图像,真正踏进去,樊元智说:“只有用震撼来形容了。”
白一帆同济志愿者 重回园区
“回答问题是种本能”
5月的最后一天,白一帆终于重新回到园区,熟悉的出入口、熟悉的园区公交、熟悉的非洲联合馆、熟悉的小白菜装……唯一不同的,穿着小白菜装忙碌的身影,早已不是和他同甘共苦过的那一张张熟悉的脸。“其实是有些伤感的。”白一帆说。一批批的志愿者从这里来了又走,原本空荡荡的志愿者休息室早已贴满了志愿者的照片和各式各样的心愿新语,“不是说空话,但真的有一种感觉,志愿精神是有传承的,从这些便利贴上的句子就能感受到。”“我去的那天正好是新一批志愿者上岗的第一天,看着他们手忙脚乱的样子,真有些怀念我们那时候。”白一帆笑着对记者说,“其实刚进园区的时候我是带着问题准备去考他们的,可真正看到他们忙碌时那一脸真诚的样子,就不忍心了。想想我那时候也没人来故意为难我呀。”穿着便服走在园区,白一帆坦言从来没有那么自由过:“做志愿者的时候是不能乱走的,岗位在哪里,人就在哪里。那时候我无数次想象过,等我成了游客来玩的时候,一定要去哪里哪里哪里,可现在当我真的在园区里可以自由自在逛的时候,我真的开始觉得,做志愿者有意思啊。”
经过一个公交站点,白一帆默默地排在了队伍的最尾端,观察着前面志愿者的一举一动。“我上岗的那个时候游客还没有那么多,公交上往往还能看到空位,现在,志愿者在解答游客问题的时候还要兼顾游客上车的秩序,请他们不要争抢,确实辛苦。”正说着,白一帆敏感地发现正在一边回答一位阿姨问题的志愿者面露难色。也许是出于一位“老白菜”的本能,白一帆一个箭步上前,“您想坐轨交回家的话这里最近的是7号线,可以选择从这边走过去或者是坐一站公交……”白一帆一股脑说了一堆,抬头就看见阿姨和另一位志愿者露出惊讶的表情,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说:“我一直是志愿者啊!”
虽然这一天,白一帆的身份是游客,可很显然,相比游览场馆,能够再回味一把志愿者的甜酸苦辣对他更有吸引力。这不,看到远处有位阿姨拉着个绿色衣服的姑娘不放,他又跑过去看热闹了。原来,那位阿姨看到绿色衣服的人就自然当成了志愿者,可那位姑娘也只是一名普通游客罢了。阿姨的问题没有获得答案,姑娘又对阿姨的态度表示不满,两人话不投机就吵了起来。“停停停!”白一帆上前拉住她俩,对那位阿姨说:“您有什么问题,问我,我是志愿者。”回头看看那位穿绿色衣服的小姑娘,又瞧瞧穿着便服的白一帆,那位阿姨露出一脸迷惑。完完整整地为阿姨解释完她的疑问,白一帆才补充道:“我是志愿者,已经下岗的志愿者。”
下岗之后 “其实我从未离开”
作为同济大学首批志愿者中的一员,白一帆的服务早在5月16日就已经全部结束。脱下绿色志愿者服装的一瞬间,他的心仿佛有一些空空的,可又说不清这是种什么样的失落感。“我以为自己是一个泪腺很不发达的人,不会为了这样的相聚离别流泪。可是当回到寝室,在屏幕上敲下最后一篇志愿日志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错了。”尽管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月,回想当时的点点滴滴,至今仍然历历在目。“到了第二天中午时分,我突然发现再也不需要我踩着点去收志愿日记、打印照片……甚至,不需要再集合上车去园区了,呆呆地坐在寝室的凳子上,不知道做什么好,真的很不习惯。”
离开了园区,静静坐在电脑前面的时候,白一帆才真正有机会认真思考世博会给自己带来的改变。“为自己的每一个行为负责。”白一帆说。5月1日,世博会开幕的第一天,白一帆的一个不经意的回答,令他遗憾至今。
那一天,白一帆正在为刚到馆的同学们拍合影,一位女士向他咨询下午花车巡游的消息。“说实话,为了五一上岗,我做了很多准备工作,还特地打印了5月1日~13日所有的节目表和许多交通信息。也不知是为什么,我就记得下午是没有花车巡游了,再加上当时正在为大家拍集体照,就没有从包中拿出节目单核对。那位女士一向我确认这个信息,我还是很坚定地告诉了她错误的信息……”在拍完照进馆准备上岗时,白一帆想起要再查证一下花车巡游的信息,这一查令他呆住了,“没想到下午原来真的有一场花车巡游,我一想不好,就追了出去,可就是找不到那位女士了。”这件事情令白一帆沮丧了很久,“也许对我来说只是不经意的一个回答,可能对那个女士来说就是百分百的错误,会令她错过一场原本精彩的演出。她不会记得是哪一位志愿者告诉了她错误的信息,她只会对志愿者这个群体留下不好的印象。”白一帆认真地说,“这件事情之后我就告诉自己,以后决不给出任意一个自己不确定的答案。”
现在,虽然已经是一名“下岗”的志愿者,可白一帆从未停止过对园区的关注。“我们有志愿者即时信息平台,没事的时候,我还是会登陆上去回答问题,就好像自己从来没有离开过一样。”除了这个志愿者即时信息平台,白一帆还和一群“身在学校心在园区”的热心志愿者一起开了一个QQ群,“群里现在已经有50多人了,有‘现役’志愿者,也有我这样‘退役’的,大家一起交流经验,聊聊感受。交到这样一群超越年龄、跨越专业的朋友,也是世博给我带来的收获。”
正忙于准备学校考试的白一帆告诉记者,他们第一批志愿者正筹划着,待到忙完考试之后,要一起回一次园区。“就是想再去做一回志愿者,找找感觉。即使只是在出入口做义务讲解员,我们也觉得很开心。” (本文来源: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