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新闻晚报】同济大学专家解读小水滴“变身”秘密 直饮水有望进入寻常百姓家

来源:【新闻晚报】   时间:2010-06-07  浏览:

      随着天气逐渐转热,世博园区内的158个直接饮水点,成为不少游客的活力之源。负责该项目研究的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李伟英副教授现身世博园区,向众人揭秘一颗小水滴在“变身”世博直饮水过程中,所需经历的多道处理工序和200多项标准。而世博会结束后,这些接轨国际标准的直饮水设备有望走进上海、甚至全国的写字楼和郊区村镇,还能在简单改装后在居民小区中应用,让更多家庭能轻松饮用清洁、健康的直饮水。据了解,目前该直饮水技术已经落户国内一些城市,飞入寻常百姓家。
      园内直饮水有“三保险
      让很多游客关心的是,随着天气逐渐升温,园区内的水质会不会受到影响?李伟英介绍说,直饮水处理采用“活性炭+PVC超滤膜+紫外线”处理工艺的“三保险”。经过多道处理工序后,水中均检测不出细菌数和氨氮数,各项水质指标不仅达到了现行国家 《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和《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的要求;而且在“超滤膜”的防护下,细菌去除率达到99.9999%,病毒去除率达到99.99%,上海世博会所使用的直饮水的水质不仅达到中国标准,而且主要卫生指标优于欧盟标准,需满足200多项指标,游客大可放心。
      而作为这三项技术中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膜过滤技术,有很多创新性的变革。据了解,日本、美国从80年代便研究、应用膜处理技术过滤饮用水,而中国在90年代开始关注这项技术。 “传统净水工艺采用混凝、沉淀、消毒等过程,所投放的药剂可能在水中产生衍生物,进而对人体造成危害。膜过滤技术由于是物理筛分手段,因此不仅工艺简单、节约资源,而且不会对饮用水造成二次污染。同时,由于超滤膜渗透过程不需要额外加高压,因此所用设备可以不用电,体现了世博会倡导低碳的理念。 ”李伟英表示。
      为了追求完美,园区直饮水台每天都会进行消毒,其中活性炭3个月更换一次,超滤膜每晚清洗。 “其实,按照技术标准,活性炭可以满5个月更换,而超滤膜更是1年后才需要清洗。 ”李伟英表示,但为了保证园区直饮水的绝对安全,工作人员还是决定加快清洗消毒频率。
      直饮水设备构造人性化
      记者在世博园区现场看到,直饮水设备构造也十分人性化,被设计者笑称为“姚明和潘长江都喝得到”。每个直饮台均有三种不同高度的龙头,游客只需将头伸至直饮台的上方,轻轻一按按钮,水就会呈抛物线流到饮水者的嘴里。园方同时呼吁,请游客注意按使用说明文明用水,不要把嘴直接套在水龙头上。
      据透露,按照水台最初的设计,并不是现在的长方形,而是一根圆柱形的柱子,龙头沿着柱子周围排列。但是经过专家慎重考虑后,还是觉得这样可能会造成游客拥挤,最终改成了现在的模样。
      家庭直饮水有望全国推广
      据了解,在世博会结束后,这些直饮水设备将在写字楼进行推广再利用,还将为小村镇和农村的供水提供帮助,更有望“飞入寻常百姓家”,目前台湾高雄市自来水厂已经使用了这项技术,苏州市亦在3年前和同济大学展开相关技术的合作。令人期待的是,在南宁,世博会直饮水已逐渐走进居民小区,通过废水回收再利用,让更多家庭能轻松饮用清洁、健康的直饮水。
      让不少居民好奇的是,自来水怎么变成“凉白开”呢?据了解,在水压作用下,家庭自来水中的细菌、铁锈、胶体等杂质通过直饮水过滤设备被截留在毛细管内,同时,在净化器净化后还配套了能祛除小分子有机物的活性炭,可以降低色度和嗅味,使水的味道更为甘甜可口。此外,在净水过程中,超滤机滤芯的特殊结构可将含有杂质的“废水”暂时储存起来,在合适的时候通过排污龙头将废水排出。这些废水虽然不能饮用,但可以用于冲洗厕所、打扫卫生,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在上海,目前家庭用的直饮水装置已经面世。与5到10元的桶装饮用水相比,同样的一桶水,水处理的成本只要0.1元,这也使其逐渐受到市民的青睐。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