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解放网】周乐:做“小白菜”,辛苦且快乐着

来源:解放网   时间:2010-05-06  浏览:
  中国馆49米层,45岁的周乐与一群20岁上下的年轻人一样穿着 “白菜服”,挥动双手疏导参观人流,凑近耳朵倾听游人问询。
  她是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教师,教建筑工程制图。因为园区志愿者的共同身份,身边这批平时叫她“周老师”的孩子们,开始“没大没小”地叫她“乐乐”。对此,周乐一点也不介意,反而很高兴:“不仅我的岗位上,几乎各个片区,都有我的学生呢。”
  人们的印象里,“小白菜”几乎是清一色的大学生。老师与学生同时同岗充当志愿者,实属新鲜事。以至于周乐常常被工作人员误认为志愿者们的领队,搞得她只能一次次解释,“带队老师不是我,我就是志愿者……”在她自己看来,到世博园做一名园区志愿者,并不算什么稀奇的事——待她完成使命,同为土木学院教师的丈夫就将接过接力棒,成为下一批园区志愿者。而在同济,“做志愿者的老师很多的。”
  此前,周乐未曾做过志愿者。丈夫对志愿者很是热衷,她自己倒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来的初衷,只是“体验一下世博会这一全国和上海的盛事,并为它做点事情。”志愿者招募那阵,她在课间与学生闲聊时得知招募讯息,报了名的学生们纷纷鼓动老师 “一起来吧”。想到世博开幕这学期自己排的课也少,周乐便在网上报了名。
  那时,周乐对志愿者的认识很简单,“就是站站岗,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到了试运行期间正式上岗,她才发现,自己要承担的秩序导引工作时时处处考验着体力和耐心。为保证她全情投入,学校专门帮她换了每周一次课程的时间;她自己的科研时间,也只能在每天上午“挤”出来。
  “辛苦是辛苦的。但做了这么多天,感觉很快乐。”周乐说,她的快乐来自游客的友善和工作人员的支持,更来自身边的学生们。尽管平时的她从来不端教师架子,但与学生接触的渠道主要来自授课与答疑。校园里,学生对她毕恭毕敬,却多少有些隔阂。而当穿起同一身志愿者服,周乐发现,年轻人的心,与自己靠得近了。
  身为老师的周乐,理所当然地做起“车长”,成了一名“孩子王”:“来往的班车上,我们会一起唱歌开玩笑;他们有心里话,也会来找我说。”而在服务过程中,年轻人遇到棘手的问题求助于她,她也能凭着丰富的经验阅历迎刃而解。“做老师的,好像有点‘威慑力’,多少也有些优势。”
  但她说的更多的是学生们带来的感动。与他们共事的这些天,周乐发现,这批常被人说 “娇气”、“吃不起苦”的“90后”,其实远比想象中要出色。“他们吃了很多苦,却依然坚持、热情、有活力。”周乐说,与孩子们相比,做老师的自己倒显得微不足道,以至采访结束时,她还不忘向记者叮嘱,“多写写他们,别写我。”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