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中国设计”不能仅绘施工图

来源:解放日报   时间:2009-09-14  浏览:
  本报讯 (记者 任羽中)昨天,由同济大学、杨浦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09上海设计产业发展论坛”在沪举行。来自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内外知名设计企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围绕上海建筑设计产业如何变“中国制造”为“中国设计”的主题展开了研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岗杰在论坛上指出,“中国设计”要加大科技的含金量。在他看来,科技创新是提升建筑设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目前,部分大型设计企业产值不低,但主要来自于绘制施工图,缺乏创新能力。因此,设计企业要注重技术的竞争,只有获得技术优势、技术特色,才能拥有竞争实力。上海勘察设计协会会长张桦则提出一串令人深思的问题:中国有世界最大规模建设投资,是世界最大的建设工地,还有一大批知名设计师,可为什么载入史册的本土原创作品少得可怜?为什么没有诞生真正被世界公认的知名设计师?他也认为,“自主创新”应当成为当今中国建筑设计产业的发展之路。
  与会专家指出,论坛的举办地杨浦区具有区位优势,区内同济大学周边已初步形成以建筑设计为龙头,以市政工程设计、规划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为重点的,国内规模最大、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建筑设计产业集聚区,这为“中国设计”走向世界打下了扎实基础。杨浦区区长宗明就此介绍了“杨浦区设计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表示杨浦区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拓展现代设计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
  据透露,杨浦区将重点发展两大片产业高地,其一是以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核心区为重点,依托同济大学周边知识资源集聚优势,加快推进巴士一汽国际设计一场、上海国际设计中心、同济大学A楼、同济逸仙大厦、耐莱斯国际商务办公楼等项目建设,打造现代设计产业核心区。其二是以滨江沿线创意园区为重点,加快推进联合国全球创意经济城、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十七棉)等,推动新型设计业态集聚发展,打造时尚、创意高地。预计到2011年,杨浦区设计产业载体面积将达到100万平方米。
  与论坛主旨相呼应的是,本次论坛为地处环同济研发设计服务产业基地核心位置的“上海国际设计中心”举行了结构封顶仪式。作为国家首批现代服务业引导资金支持的重点项目,上海国际设计中心与同济科技大厦、同济设计产业楼、同济设计工场等功能体,以及国康路上上海市政设计研究总院、上海邮电设计院等机构,共同形成设计产业集聚地,它的面世将为整个设计产业基地吸引更多的设计人才和企业。
  2009年09月14日  解放日报
  
  设计产业发展论坛举行
  本报讯  (记者陈桂兰)昨天,由同济大学、杨浦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2009上海设计产业发展论坛”在沪举行。国内外专家、学者及企业家,以“上海建筑设计产业如何变‘中国制造’为‘中国设计’”为主题,为推动“设计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记者从论坛上获悉,杨浦区公布了“设计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并透露将引进国际性的现代设计企业入驻杨浦区,鼓励本土企业更多承接国际性业务,同时加强与海外设计界的交流互动。到2011年,全区设计产业载体面积要达到100万平方米。
  2009年09月14日  文汇报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