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闫新宇)昨日,来自西南、省设计院的专家和上海专家汇聚在都江堰,就灾后建筑消能减震技术应用进行了讨论。
会上,专家和学者主要探讨如何更有效的保障建筑结构抗震防震。上海同济大学抗震系教授陈保胜介绍了一种新型抗震技术,他介绍说,如果建筑结构上运用消能减震装置,不仅可减少建筑摇晃并大大降低加速度,使建筑彻底达到抗震要求。该抗震思路是,减少作用在主体结构上的有效地震惯性力。
据了解,传统的结构抗震思路是增加结构的抗力,如增大梁,铸截面、增加抗测力构建等。而消能减震方法是通过结构中某些部分增设消能减震装置来减少地震反应,将地上能量消耗在特定设置的消能部件上,这是增强房屋抗震能力的新途径。
同时,记者了解到,正在加固的都江堰北街小学实验外国语艺术大楼,就是采取了通过在一、二层机构增设阻尼器消能的方式,使现有结构在较小的改动下满足抗震要求,此技术应用房屋结构加固中,目前在西南地区尚属首次。
2008-12-19 四川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