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同济大学依托985工程建设支持开创学生党建工作新局面

来源:教育部   时间:2008-12-16  浏览: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为党输送高知识、高智能新鲜血液的阵地,是为党培养高质量、高水平执政主体的渠道。创新是保持党的生机与活力的源泉,是推动党建工作与时俱进的强大动力。近年来,同济大学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的过程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学校985工程二期的"大学生党建"专项,本着加大投入、创新制度、拓展载体、务求实效的原则,深入探索并完善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体系和工作机制,开创了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加大投入,为推进党建创新提供资金保障。近年来,同济大学不断加大在学生党建方面的投入,在原有经费投入的基础上,又通过学校985工程二期的"大学生党建"专项建设,三年累计投入70万元,专门用来推动大学生党建创新。由此逐步建立起了大学生党建教育教学素材库、图书与音像资料库;添置了摄像机、相机、录音笔等一批硬件设备;拓展了原党建专题网站的功能并充实了网站内容;在校园内外建设了一批党建教育基地;实施了"红色经典影片周周放"等党建品牌活动等。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各项大学生党建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创新机制,为推进党建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为深入推进党建工作,学校进一步理顺关系、整合资源,促进党建机制创新。一是建立了校、院、支部三级党建平台、重心下沉。在三级平台中,支部建设是基础和重中之重,学校充分调动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学生党员的积极性,促进广大党员在理论学习、思想提升、实践先进性等方面有所作为。二是推动项目制党建活动开展。学校鼓励基层支部通过项目制的方式推进学生党建活动的开展,一项活动按照项目管理的模式进行,通过立项、审批、推进、总结、评估等环节,确保学生党建活动的科学性、时效性、实效性和可控性。三是健全和规范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学校进一步理顺了对院系和学生支部的指导,明确了校、院、支部的职责,强调由学校党委组织部、学工部对院系党建工作进行督察,院系对基层支部进行管理和督察,确保学生党建工作有序进行。
  ——创新载体,推进党建工作蓬勃开展。为使党建工作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不断拓展教育形式、在校院多个层面,构建活动平台、组织开展各类教育活动。一是在教育形式上坚持"节日"教育与日常教育的"点面结合",学生支部利用重大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二是注重活动平台建设,建立了各类大学生党建基地、党建传媒平台和大学生科技平台。学校依托中共"一大会址"、井冈山、四川李庄、甘肃定西等党员教育基地,党建研究会、同济报、同济大学生报、同济大学党员先进性教育网站、"网上党支部"、BBS等教育传媒以及各类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平台等载体,培养和发掘一批品学兼优、具有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的学生党员。
  2008年12月16日 教育部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